更新:2024-11-01 18:53
首映:2013-10-02(韓國)
年代:2013
時長:122分鐘
語言:韓語
評分:9.3
觀看數:9749
熱播指數:163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素媛”一個父親的愧疚和救贖
她本來是個天真燦爛的小姑娘,她本來擁有著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又快樂的生活,可誰知命運竟如此的捉弄她,越是善良可愛的人,越會被社會所辜負……
素媛善良的把傘給了“壞叔叔”,叔叔卻給了她慘絕人寰的回報,看到了這里,感到一陣痛心,是什么讓這個社會的大人連孩子都不如,出了事情還能像素媛一樣馬上報警的又有幾個人,當我們生活在城市的車水馬龍時,類似的天災人禍總是來的猝不及防,我們卻防不勝防,而家長似乎只記得賺錢養家,卻忘了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更需要陪伴
淚點密集的一部好片。導演的處理方法我特別喜歡,明亮的色調和積極的態度拍悲傷的故事,因為生活總要繼續,人生總要向前,創傷只是點綴,溫暖才是底色,就像Wall-E里的那株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和抵抗災難的能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偉大。
剛看完《熔爐》又看這部,心情沉重得厲害。同樣是犯下滔天罪行,同樣是相關法律不夠完善嚴苛,犯罪分子得不到嚴懲,對社會的危害不可想象。短期內不想再看同類型的電影了,太殘酷,心好痛,故事的內容力量遠大于拍攝的技巧。但是整體來說故事流暢,結構安排合理。尤其對孩子父親、母親和男孩的性格塑造,讓故事的進行更為真實,但心里卻默默的希望,這最好只是編纂的故事。
也許在失去什么的時候才會發現什么是最重要的,但是就像泰戈爾說的那樣:“當你為失去太陽而嘆息的時候,你也將失去月亮和星星。”把握現在是最重要的事情。Ps:小蘿莉長得這么好看還要挑戰演技,這樣好嗎。
法律這兩個字,是捍衛人權的底線。每一條法律都應該被尊重,它是神圣莊嚴的。并不像道德輿論,空口無憑,法律是白紙黑字,是懲惡揚善的具體執行。我們最基本的權利被法律保護,也同樣被法律約束不能作惡。
一旦法律不能代表公正,不再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是法外容情,讓善的人心灰意冷,讓惡的人逍遙法外,那就是侮辱“法律”這兩個字。甚至是對一個國家的羞辱。
一個悲劇故事如果用明亮的鏡頭來描述,一定是因為故事本身,讓人不能直接承受。必須壓抑情緒,削弱具體細節,才敢呈現給你。前天寫的《可愛的骨頭》如是,《素媛》也是如此。
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小小的一張臉。出事的早上爸爸還嘗試給她扎頭發,一家人雖然不是標準的模范家庭,卻也平靜安寧。媽媽接到電話說女兒在醫院,瞬間情緒崩潰。
素媛切掉了大腸小腸,做了假肛門,從此下半生肚子上都要裝著便袋。她含著眼淚問,我做錯什么了嗎?
她還不知道成人世界有怎樣的惡意,不知道社會上有怎么樣的壞人。一個普通的下雨天,這個變態罪犯,把素媛折磨的遍體鱗傷然后揚長而去
《素媛》是一部關于幼童性侵案的韓國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故事主人公叫素媛,她是一個美麗平凡的五六歲小女孩,有著純凈的雙眼,和甜甜的笑容。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位于街角的家中。家里經營著以她的名字素媛命名的雜貨店,母親作為老板娘日夜忙碌不得閑暇,父親則在工廠干著繁重的工作。在一個飄雨的早上,她遭遇一個相貌猥瑣、酒氣沖天的大叔,由此開啟了她的悲劇之旅。柔嫩的小花遭到暴風雨無情摧殘,受傷的豈止枝枝葉葉,更是那迎著陽光無憂成長的心。她被強暴,身心受重創,奄奄一息,下體流血不止
我在看網上評價較高的韓國電影的時候,通常的感受是電影的節奏把握很好,一旦開頭就不會停下來,情節能夠在較快的時間內把人抓住。可能是因為我所形成思考方式和接受方式是普遍意義上的亞洲(女性)的思維,所以認為韓國人的講述形式能吸引我看下去,在小屏幕上也能獲得很好的觀影體驗。類似的還有日劇。相比之下,我在看歐美電影的時候,影片開頭總會有點停滯,很難在電腦屏幕前集中精神看完整個故事,但在電影院的大熒幕前也能比較好的接受。而另一個反例則是韓劇,長久拖沓不進入正題,進入后還是拖劇情。
關于這部電影本身:
1. 有多個淚點。看到后半的時候,眼淚簡直是止不住地流。對于大部分出身正常的人來說,親情是體會最深最長久最牢固的感情了,因此很容易帶入和動容。
2. 媒體、司法等公眾部門和熟人人情間的對比。
3. 韓影主角的都是路人臉,長相平凡的土大叔土大姐,沒有顏分散注意力,觀眾才能集中精神在演員本身。
4. 里面出現的動畫形象是個感人小線索,而我又不得不感慨我國動畫水平與鄰國的差異了
近兩年的韓國電影突然異軍突起,拍攝了很多社會題材的作品,電影的內涵就一下子搞了上去。據說《許愿》改編的也是一個真實的案件,功利的說,這也為電影增加了一些籌碼。如果視角放在抨擊司法公正上就能更能吸引眼球、放在刑偵上也許能加懸疑,導演卻選擇了最殘酷也是最真實的視角——以受害者的角度去拍攝。但這個角度又有些不同,因為他選擇弱化案件本身而以治愈的方式去表現,這個題材也就因此增加了些溫情的色彩。
電影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小細節,包括很多人提到的“什么是活著”,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們表現善意和關懷的方式。有個很特別的點是素媛的好朋友把自己收集的卡片分給朋友們,后來大家就一起每天跟在素媛的后面,保持著想要靠近又害怕打擾的距離。這個地方之所以特別觸動別人是我突然想到了小的時候班里老師組織的“加油會”,一個失去父親的同學站在前面,我們都在下面為她加油、唱歌什么的,她好像一個動物一樣被我們瞻仰,我們在老師的授意下一邊說著“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但無論是我們還是她自己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素媛”一個父親的愧疚和救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