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番二季輪番上陣,賣萌老炮兒還屬《工作細胞》!
滿懷期待的點開之后——
沒錯,還是那個味兒。
從第一季掀起的波瀾開始,《工作細胞》的勢頭就從沒降過溫,B站上至今為止播放量更是達到了恐怖的1.9億,要知道,第一部可是18年的番,而且看進去的人都知道,比起熱血戰斗都市異能,這部赤裸裸的打著擬人細胞的旗號公然玩著科普類動畫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即使白細胞拼命充當著血腥擔當,但依舊不能掩蓋著它的日常氣息,而最令觀眾意想不到的大概就是

1.大反派全部都是話癆, 還全都是因此而死,犯了許多國產低齡動畫的通病。 2.既然受傷了,那外界一定要先作出處理呀,大腦,腦細胞你哪去了? 比如第二集擦傷 ,為什么不先擦碘酒貼創可貼?不知道傷口會化膿嗎?
3. 動作戲劣質,每次都是:去死吧雜菌,然后鏡頭一轉就沒了,毫不刺激,看多了煩。紅細胞一出場基本上就能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么,簡直柯南體質。
4.主演一說話反派就停止行動,最后死了。毫無亮點。
5.對話尷尬,臺詞各種水,笑不出來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喜大普奔,聽說央視把大家的“老婆”買回來了!
開個玩笑,其實是六套買了日本高分動畫作品《工作細胞》第一季的版權,計劃春節期間播出。
之所以在這個節點播《工作細胞》,也是希望觀眾在疫情期間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不愧是傳聞中的六公主!
《工作細胞》整個故事都發生在一個人的身體里,把人的身體比作一個超級工廠,講述這個工廠是怎么運作的,科教意義一流。
按劇里的設定,每類細胞都有一個固定的擬人形象,然后按照自己的屬性負責相應的工作。

醫學科普的動畫既要把名詞拗口,過程及作用機制復雜的生理學病理學知識表達到位,又要兼顧娛樂性,難度非比尋常。工作細胞是理極少數成功的醫學科普動畫之一。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巨噬細胞、嗜酸粒……都幻化成可愛的打工人;各種病毒細菌也有了各自的角色,生動講述各種疾病如何形成。
看動畫之后,很多小伙伴表示生活不易,要好好保持健康。能得到這樣的感悟和反饋,正是工作細胞最成功之處。

《工作細胞 第二季》海量“社畜”為人體打工 BOSS竟是我自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