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23:53
首映:2005-03-08(中國大陸)
年代:2005
時長: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8
觀看數:79523
熱播指數:3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兩個人的芭蕾 一個人的眼淚
陳力導演的《兩個人的芭蕾》于2004年婦女節上映,這部電影是給全國婦女、母親的禮物。故事發生在改革開放不久的南方小鎮,德貴家的是故事的女主角,德貴家的失去了在外打工的丈夫,面對著街坊的閑言碎語等苦難將自己的養女培養成著名的芭蕾舞演員。電影的主題顏色是與灰黑色小鎮格格不入的紅色,紅色出現在電影中的每一個地方,它代表著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對生活的不服輸,更是一個母親偉大的愛
紅色,是母愛的主題色
在整部電影中,導演用了大量的紅色去渲染,表達母愛的偉大。紅色不僅是電影的主題色
原載于:墨神的凡龕 http://www.thinkjam.org/mercury/archives/2005/12/post-92.html
年底的三大假期接踵而來,商家活動頻頻,旅行套餐多多,電臺電視臺也不放過這個最后機會,放血出老本,拉攏觀眾,力挽收視率。電視連著播,電影好片如云,娛樂更是樂翻天。
拿CCTV-6來說吧,《張思德》、《海上鋼琴師》、《指環王》、《十面埋伏》、《人小鬼大》、《生死時速》等等,不少新片大片都列入了最后這周的節目單。昨天有幸看了一部2005年的天影的新片《兩個人的芭蕾》。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具有獨特建筑和古樸民風的南方小鎮。一位勤勞樂觀、為人豁達、被大家稱為“德貴家的”女性,因不生育收養個女孩仙仙。但不久,丈夫不幸離世。“德貴家的”只能干各種重活累活,無怨無悔地獨立養活仙仙。鄰居們以迷信思想勸說她放棄領養,以為仙仙不吉利,給全家帶來了晦氣,造成德貴身亡。但“德貴家的”毫不動搖,她認為丈夫的死不能怪罪無辜女孩。她從一個火柴盒的火花上看到芭蕾舞劇照后,便領著女兒仙仙苦學芭蕾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262235332
某個晚上,窗外圓月高懸,我靜靜的躺在床上,看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兩個人的芭蕾》,許久不曾流淚的我,那個晚上淚流滿面,原因,卻不僅只是為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電影塑造的偉大的婦女形象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中國婦女,美麗,善良,樂觀,倔強,不幸,卻自強自愛,心懷夢想,和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媽媽一樣讓人心疼,也讓人從內心深處敬重。
也許有時候,你會覺得那一句“別哭,擦了!”有些生硬,生硬得不像一個母親,似乎一個母親總該在孩子哭泣的時候,輕輕的將他攬在懷里,撫摸了頭,任她的眼淚打濕媽媽的衣襟,然后母親總是輕輕的勸慰,甚至陪了孩子一起掉淚,那個時候的媽媽,是體貼的,更是柔弱的。但這一聲“別哭,擦了!”命令式的生硬背后,卻是媽媽的心疼,明了,鼓勵,還有支持。
我小的時候,真正沒有辜負“女兒是水做的”這句話,淚窩淺的要命,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的回家找媽媽,我媽也不是那種潑辣的女子,看到我哭哭啼啼的,難免先是心疼,然后是一句“哭什么哭
看了一部倪萍主演的電影<兩個人的芭蕾>,很是鼻酸,眼淚打轉,終于沒能掉下來.
現實生活已經有足夠多的煩惱了,再為電影掉眼淚,真不是英雄好漢.
倪萍飾一位含辛茹苦的媽媽,單身一人把女兒拉扯大,這位以熵情聞名的主持人其實很適合演這類電視電影,她總有讓人落淚的本事.
媽媽小時候也有芭蕾的夢想,于是把這個夢想傾注在女兒身上,窄窄的巷子里,媽媽總會拿著掃把把石板打掃干凈,而后小小的女兒在聯系舞姿,翻根斗,劈腿,還有那首百唱不厭的歌"誰家的閨女哦,都有兩朵彩云哦,我家的閨女哦,也看得清楚哦"(但愿我沒錯的太離譜),于是女兒慢慢長大.
媽媽要送女兒去考試了,希望女兒考到省城的學校去,很大很大的雪,帶著女兒去老師家.在女兒考出來后,倪萍失心瘋地問女兒結果如何,女兒乖巧地攔住了媽媽.之后媽媽掃起了雪,滿天大雪中,女兒練起了舞姿,而樓上的老師看呆了.
女兒去省城了,倪萍失心瘋地把行禮塞向窗口,老師抓著倪萍的手不放,眼淚掉了下來,倪萍愣了,不知所措.那樣的淳樸讓我很是心酸.之后女兒哭了,從窗口探出身子,要擁抱媽媽,媽媽卻兇狠地把女兒推了回去.
兩個人的芭蕾 一個人的眼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