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20:59
首映:2004-12-10(英國) / 2004-12-22(美國)
年代:2004
時長:143 分鐘
語言:英語,意大利語
評分:8.5
觀看數:76299
熱播指數:1210
來源網:三年影院
歌劇魅影:埃米·羅森領銜,在百老匯與魅影相逢
莫靠近我,
我習于黑,
志于犯罪,
莫靠近我。
別注視我,
別注視我,
我如怒目,
目如刀劍,
別注視我。
來傾吻我,
我愛似火,
遍燃周欲,
來傾吻我。
請憐憫我,
我已墮獄,
已如丑怪,
請憐憫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臨,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
附:
大衛
木心
莫依偎我
我習于冷
志于成冰
莫依偎我
別走近我
我正升焰
萬木俱焚
別走近我
來擁抱我
我自溫馨
自全清涼
來擁抱我
請扶持我
我已衰老
已如病獸
請扶持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臨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
《歌劇魅影》講述的是一段三角戀的愛情故事,但克里斯汀和魅影給人的感覺像是兩個沒長大的孩子。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大致說一下人物關系。在19世紀,巴黎一所歌劇院的地下深處住著其貌不揚、帶著面具的天才——魅影,他精通建筑學,并設計了這座歌劇院,他還為歌劇院的演員們寫劇本。他也是個音樂天才,但因其面容,無法在大眾面前展現自己,便始終遮于面具之下,常年神出鬼沒。
魅影將自己的音樂才華傳授于幼年喪父的克里斯汀,魅影假扮音樂天使隔著墻壁與克里斯汀講話。歷經九年,年輕美貌的克里斯汀在魅影的幫助下,因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但成名后卻與歌劇院的投資人勞爾墜入愛河。
勞爾是個標準好男人的形象,他外貌出眾、富有、為愛情奮不顧身,不惜打破階級的束縛。他是這段關系中的那個唯一一個成年人。
那為什么說其他兩位是孩子呢?
先來說說克里斯汀,她在這段關系中明顯是搖擺不定的。一邊是青梅竹馬的勞爾,另一邊是自己的精神導師魅影。在面臨艱難選擇時,她從未勇敢前行,始終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兜圈子
同樣是小學音樂老師上課放的電影,最開始大家知道是關于歌劇的都表示沒興趣肯定看不懂。但是尤其當Christine和魅影第一次到地宮(地下室?還是應該怎么稱呼),乘著船唱phantom of the opera的時候,一群小學生在教室里沸騰了。后來在課上還是沒看完,我催著我爸跑到音像店買來了光碟繼續看。小學的我那個時候應該是第一次因為愛情故事看哭了,當時就在想,魅影這么神通廣大,才華絕世,愛Christine那么深,為什么要拋棄他?后來是明白啦,主要還是這個版本電影魅影的選角太帥了……要是真的丑陋不堪……唉看臉的世界。
后來聽了之前86年的音樂劇,不得不感嘆當年音樂老師說的,電影版的女聲更甜美。這幾年里刷了好幾回,每次感受都不一樣,最近一次的感覺就是……啊,我可以跟著唱完啦!
電影中那朵墳前的玫瑰,隨著鏡頭的推進,愈加鮮艷,仿佛顯示著愛的永恒,得到愛的,未得到愛的,幸福著的,遺忘著的。
或許可以說擁有好容顏的人是幸運的,他(她)們多了一些可選擇的機會。生活,在腦海里可以浮現的那么理想,在現實中又上演的那么殘酷,伴隨著先天的不完美。也失去了正常的愛與被愛的機會,為之心疼,也為之震撼。
現實中仍然有大量的例子,因為愛情放大了自己本身的不完美,不斷付出,低到塵埃里卻不能換回相對的愛與回報。我們不知為何,傷心難過,甚至偏激,最后結局的發展很可能違背我們的初衷。
也許因為愛而放手才是最偉大的。我最大的幸福便是看著你幸福,最大的痛苦便是看著你痛苦,因為愛而尊重,而非欺騙。
我愛你,與你無關。
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
如若分開,便愿她安好。
危險的,卓越的,偏執的,矇昧的,熱情的,就是至美的。
對于小克,和與Rould的那種青少年純情的戀愛相比、顯然是神秘瘋狂的魅影更加有魅力。
魅影從未接觸過現實世界,倒有些像初辟鴻蒙的少年時期的我們。因此他的熾熱瘋狂了多了一份天真,這也讓他的孤獨恐懼和悲傷更添一層悲劇感。情緒傾注在二人的音樂里,就有了靈魂的共鳴。
每一句歌詞都那么打動人心,虐得人喘不過氣來
以下為倫敦西區舞臺版的劇評,非針對04年電影版。
首發于作者微信公眾號@weimustudy,歡迎關注!
作為一個十多年的《劇院魅影》鐵桿粉絲,我總是刻意對劇中的性別問題視而不見。這部劇有著美妙的音樂、華麗的辭章、動人的劇情、考究的舞美,數十年來在競爭激烈的音樂劇界屹立不倒,可以說是問心無愧。女觀眾們有的唏噓男主角魅影的執著和救贖,有的愛慕男二號拉烏爾的英勇和深情,但極少有人說自己喜歡女主角克里斯汀。這位無奈地夾在兩個男人之間的女孩更像是為劇情需要設計的花瓶,漂亮、善良、純真、柔順,但毫無個性可言。
當然,我并不認為女權主義者需要抵制任何有一點點"厭女"癥狀的文藝作品。歸根結底,這只是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獻給妻子莎拉·布萊曼的一出愛情肥皂劇,他無意借此抒發性別政治上的觀點,這部劇的名字叫《劇院魅影》,而不是《克里斯汀》。所以,我從未想過要以一個女權主義者的視角來認真批判或者解讀一下這部劇。
這次在倫敦西區第三次觀看《劇院魅影》的現場演出,我也只是想重溫經典,感受感受西區的戲劇氛圍
歌劇魅影:埃米·羅森領銜,在百老匯與魅影相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