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電影終于井噴。
11月,斯皮爾伯格《造夢之家》美國上映;12月,卡梅隆《阿凡達:水之道》中、美同時上映。卡梅隆,斯皮爾伯格,兩位殿堂級導演對陣,相當令人興奮。
加上年內已推新作的樸贊郁、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是枝裕和、 魯本·奧斯特倫德、弗朗索瓦·歐容等,高水準影片一大波。
激動難抑,打算就《造夢之家》和《水之道》寫兩篇觀后感。本文是第一篇。
我沒看完兩位大師所有影片,不算資深影迷,因此僅就最新兩部談看法。
《造夢之家》風格平實。鋼琴家母親和工程師父親組合的家庭

這個片兒故事很舒服,典型的美帝洗腦片兒。
舅舅對藝術和家庭關心的總結,結合他這個藝術媽媽的對婚姻家庭的表現嚇住了他的夢想萌芽。他媽離開的時候跟他說要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他不欠任何人的。他艱難的堅持他爸的愿望,或者是為了否定他藝術媽媽對家庭的背叛,堅持學業到嘔吐,他爸放手了,讓他追求自己的意愿。結尾結尾受高人點撥,兩句地平線給他引上夢想的正途。是對他茫然的糾結的不堅定的未來思考做了確定。
老媽彈斯坦因鋼琴,老爹第一批計算機專家。60年代就開始玩幾十美金的攝像機
【造夢之家】斯導又一次給電影獻上了一封無與倫比的情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