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03:23
首映:2008-09-07
年代:2008
時長:94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8
觀看數:6139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有人在嗎?】二刷劇情片 其實我們都是小孩子
伸出你的手,觀察它們.
溫暖,鮮活,柔軟的是你皮膚,整齊光澤的是指甲,
透過光,金黃的汗毛隱約可見,手指的邊緣與相連的部分透出的那般鮮紅是正在流淌的血液.
而這一切熟悉親密的身體,在歷經一天天的老去,變得陌生之后離你而去,終將死去.
這就是生命.
我會想象死亡,從8歲開始,現在20年過去了.天堂,輪回,復活這種事兒從來無法讓我相信.
最近的夜晚,枕邊人已經熟睡,那么的安靜感覺孤獨的時候,當又想起死亡,痛苦到窒息.
即便是這樣也是要死的啊,我也不會例外,生命如此的殘酷.
永遠見不到植物的翠綠,嗅不到花的馨香,感受不到冬天的嚴寒,夏季的火熱,愛人的撫摸,母親的目光.
昨日里美味的食物,碰到床角痛到心里的腳趾,所有的感覺,在死后皆為零,會是什么樣子?
也許女人對生命的感受尤為深刻于男人,生來為物種占據的身體發膚的生理疼痛如此頻繁.
而情感的敏銳又使多少女人在愛情中痛苦翻騰.
生產時被撕裂的身體就是對生命深刻的感受,同時也是對死亡的提醒.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覺得自己老去了.
有人在嗎是一部動人的電影。
這個由家庭經營的療養院和“東方快車”有著一樣的封閉性,它把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情感都集中在了一起,年華逝去的老人,感到被忽略的孩子,對失敗的婚姻感到厭煩的丈夫,永遠為別人忙碌的妻子和年輕的幫工。丈夫對于失敗的婚姻是如此壓抑,以至于急切地渴望得到年輕的女幫工。他希望自己愛上了她,而不是自己那個只對照顧老人感興趣的妻子。父親在“追求幸福”,母親在做慈善,心智還沒成熟又缺乏引導的小eddie因長期經歷死亡而產生怪癖,研究鬼魂。對死亡一無所知,所以他相信電視里捕捉鬼魂的節目給了他正確的解答。在閣樓的其中一個房間,老人拿出完好保存的舞鞋,穿上又馬上脫下了,走了兩步,哭了。從出生到遲暮,活過了成功失敗,活白了頭發,每個老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于是故事就這么開始了。
影片的劇情發展很緩慢,即便是在Mr.Clarence住進以后。導演沒有打算把Mr.Clarence變成救世主,沒有讓療養院里的人們像得到救贖一樣立即重獲了希望和生機。Michael Caine飾演的Mr.Clarence脾氣古怪
(芷寧寫于2010年5月28日)
有智慧有閱歷的老人在孩子的成長中往往起到至關重要潛移默化的作用,曾在看《亞特蘭蒂斯之心》時,感慨鮑比小小年紀就遇到啟迪開慧的人,“在泰德(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那里,鮑比體會到了書籍的美妙、知識的樂趣、思考的意義、勇氣的價值和純愛的珍貴,讓5歲時就失去父親的他終于獲得了部分屬于父親才能給予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泰德在鮑比成長至關重要的時段,促使他擺脫了他那個心智平庸母親的負面影響……(摘自本人影評《亞特蘭蒂斯之心》:開闊的眼不沉淪的心)。
英國影片《有人在嗎(Is Anybody There)》也是一部講述孤獨聰慧的男孩在經歷和感情雙豐富的老人那里獲得成長啟迪和樂趣的影片,其間也將風燭殘年的身不由己以及寂寞孤獨適時傳遞出來,且整部影片蘊含了很多“欲辨已忘言”的隱含,關乎靈魂,關乎歸屬,還關乎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在孩童心智成長方面又有著奉獻智慧的價值,于劇情行進間還散發出悲傷與快樂攜手而行的氣息,只是在節奏方面倘若再緊湊流暢一點就更佳。
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
這是一部大英帝國80-90年代社會的縮影, 講著上一代和下一代經驗傳承和情感交流的電影.
早婚的中年夫妻, 沒機會上大學, 為了還貸款, 開了老人療養院, 把兒子的房間也挪出來給來來往往的老人. 整天忙得打陀螺, 一晃到中年了~ 眼看萬事將休矣~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貸,夫妻話越來越少.
院里住了走過二戰的老兵, 習慣偷東西的皇室退休女僕, 掐塑料氣泡布的老太, 想跳舞少了一條腿的優雅女士, 滿懷愧疚怒氣的老魔術師, 從1917年起手就抖個不停的老頭, 女兒遠嫁 ‘腦子平得像盤子’ 的加拿大人的老太等人物, 都意有所指.
男主角小朋友在學校很吃鱉, a misfit. 在家裡每天接觸老朽和死亡, 充滿對死後世界的好奇. 與壞脾氣愛哭的老魔術師幾經周折交上了朋友, 劇情推進, 開始對話: 隔代/親子/夫妻/現世與過去/愧疚與原諒....
老魔術師 Michael Cain, 說了不少佳句給不是自己孫子的little lad (小傢伙) 聽 (你們這些小輩觀眾?). 逝者如斯, 不舍晝夜啊 ~
全片不矯情, 值得一看.
【有人在嗎?】二刷劇情片 其實我們都是小孩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