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19:49
首映:2019-02-13(柏林電影節) / 2019-02-28(以色列) / 2019-03-27(法國)
年代:2019
時長:123分鐘
語言:法語,希伯來語
評分:6.9
觀看數:13705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同義詞】宗師級劇情片 「不語052」失語現實
電影一開頭,Yoav莽撞地疾步行走在巴黎街道,這里似乎剛經歷了一場雨或者一場雪,地上是潮濕的。攝影機變成Yoav焦躁、不安的目光,天旋地轉、劇烈晃動的手持攝影緊緊將畫幅控制在人物的運動軌跡內,它跟隨著我們的主人公,經過了巴黎的可頌店,咖啡店,銀行,大樓,塞納河旁,書店,那些巴黎的地標。然后這些目光被輕巧地打亂并以凌厲的方式剪輯在一起,如果說這一切看起來很荒誕,那么恰巧正是Yoav的困境。對,失魂落魄的時刻。敘事的張力馬上顯露出來:Yoav從自己的家鄉以色列逃離,他一心想要擁抱法國的文化
SYNONYMS, the third feature of Israeli filmmaker Nadav Lapid, which wins him Berlin’s highest honor, has a simple fish-out-of-water premise, Yoav (Mercier), a former Israeli soldier winds up in Paris on his own-some to begin a new lease on life.
片子難進入有二:
1. 以色列難民身份難代入。
以色列人在中東難民中身份特殊。流浪兩千年的猶太民族在二戰被屠族后遷回耶路撒冷,在當地建國。回到耶路撒冷這些人多是留歐的知識分子,以色列作家奧茲在《愛與黑暗的故事》里講到他父母,母親通4、5種語言,父親通16種語言,在以色列建國后,他父親在圖書館當管理員,可以想見以色列人的平均文化水平,至今,以色列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
所以不能以一個普通戰亂國家難民來看約亞夫。片子里對他也有明確交代:反戰而不情愿地上戰場,射擊訓練的那場
《花》婁燁
對生活失望不是需要羞愧的事情,小聰明只能讓日子舒坦一點,叛逆偏執不再是成本低廉的褒義修飾。語言文字的貧瘠和狡詐,不再作通行的作用。
凝視出現的曖昧,本身存在一種危險,一種無性向的迷糊,突破傳統男性氣質的符號性設定,(在夫妻面前一種外來侵入者和被壓制者,在攻擊者面前又是低姿態的)因此在我是誰上做了更多探討。
創作者保持和主角的距離,在符號隱喻系統和語言、身體之間去考察當下人際關系、感情的實驗。并且取消掉了男主的道德保障,以建立導演對于角色的一種旁觀性
這是一個關于身份焦慮與自我身份認同的故事——以色列人的宿命。
男主角剛去了自己向往的法國,就被洗劫一空。一對姐弟救助了他,他也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拒絕再講希伯來語,他認為背大量的法語同義詞,可以使人感覺他已經融入了這個新的世界,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他為了找工作,獲得一份收入,不得不去做模特,在鏡頭前邊自瀆邊用希伯來語說不堪入耳的話……
男主角有一種懵懂的、幻想的氣質,他由身材健美的湯姆·梅西耶扮演,而這部電影正是這位演員的處女作。這也是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的第三部長片
印象最深的兩句臺詞:1. 一個人拒絕他的語言(母語)就是殺死了自己的一部分;2. 巴黎的美不過是對外國人的施舍,為了不讓他們了解這座城市的本質。我的感悟是:自己的母語是本民族文化的符號,是個人與民族文化之間堅固的橋梁。如果拒絕自己的母語那就會失去自己在原生文化土壤中的根基,就像隨波逐流的浮萍,就像秋風中飄飛的蓬草,無所寄托。所以我一直覺得主人公很可憐,他一直要擺脫以色列式的命運,卻不知巴黎式命運也未必就盡如人意。影片的表現手法確實有些荒誕,對我來說較為新鮮。此外
【同義詞】宗師級劇情片 「不語052」失語現實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