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17:45
首映:1999-05-21(戛納電影節) / 1999-11-03(法國)
年代:1999
時長:11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6
觀看數:36747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Donald Wiegert領演,老牛仔在鄉村路上
記起讀書的時候,老師評講作文時,說有位同學以家為題,寫這個“家”字就像一棵樹,每條枝椏具體代表什么? 今天,我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看的感受最深的詮釋,它說,家就是那捆折不斷的stick(枝條)。
這兩天看了電影感觸很深,在這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得到了升華。讓我不得不寫些東西,這部電影看到最后令我聯想到那時表哥立結婚時,啊公與三公五公同聚。他們分居三地,就只有這種場合才能重聚了。
人在年輕時是很少會聯想到自己年老時的處境,甚至在工廠做的年屆六十的阿姨
大衛.林奇這個名字提醒我所有潮濕的沉重,骯臟的人心和赤色的滿月,很哥特。愈加懷念這部平淡的小品,風蝕殘年的老人alvin straight沒有駕照,腿腳也不靈便,在獲知老哥中風后,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說,開著除草機支支嘎嘎地上路.他就靠這臺產于66年隨時可能癱瘓的除草機從愛荷華翻越幾百座山穿過密西西比河抵達威斯康辛,用單獨行完全程的方式與十年沒說話的老哥和解.途中濃郁的美國鄉野風光令人大飽眼福,金黃的玉米田在天空下翻滾,稻田波浪起伏沐浴著晨光殘陽,勾勒出側影的老人僅僅執著于眼前靜臥的路.導演不斷地把他與年輕,速度對比,飛馳的汽車,呼嘯而過的賽車手,甚至是年輕兄弟斗嘴的鹵莽.年老意味著遺忘,衰弱,依賴,他厭惡衰老,但這不妨礙積累智慧,對前塵恩怨淡然處之,對離家出走的女孩講述家的真諦.
他開著緩慢的割草機,電影伴隨著緩慢的節奏,我的心也跟著慢了下來。
在快節奏的環境下,埋在心底的很多回憶涌不出來的。
馬路上,割草機緩緩的車速,慢慢往前開著。汽車超過了他,自行車也超過了他,無所謂,他依然是馬路上的一份子。
我想起小時候,做過一個夢,夢里我把公園里的碰碰車開到了馬路上,一路徐徐馳騁,從南到北,無視路人。做這個夢的我,當時是多么的無憂無慮啊。
長到我現在這個年紀,覺得開和碰碰車差不多的割草機上路,很荒唐啊。
到我老到該返老還童了可能就不荒唐了。
往昔步履匆匆曾揚起的塵
終成蹣跚止步后落定的土
終點亦是起點的生命之途
縱然是長長短短各相異
縱然是順旅歧道互不同
都只不過是一條條歸路
強碩身體慢慢力不從心
歷歷記憶漸漸模糊不明
難舍陪伴紛紛行遠斷離
當接近這曲終人散的劇情
方領悟這意味深長的提醒
予余力于生命最后的要務
73歲的阿爾文史崔特與有些遲鈍的女兒羅斯一起住在勞倫斯愛奧華美麗、寧靜的農場。要不是摔倒在家爬不起來,固執的阿爾文史崔特還不服老、不肯去體檢
“我必須繼續上路,我坐他穿過愛阿華州,希望能挨到威斯康辛州。我哥哥住在那里,我10年未見過他。沒有人會與你年紀相若的兄弟更了解你,他比誰都更清楚明白你的一切。。。。。。兄弟始終是兄弟。”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稱得上是最不像大衛林奇的作品的電影,他不像《穆赫蘭道》和《妖夜慌蹤》里面肆意玩耍著詭異的氣氛、迷亂的敘事結構、夢境與現實的撕裂、自以為是的救贖之類的玩意兒,甚至連露點都沒有。他就是那樣安靜的、平實的講述著,人們對于感情的守望和堅持就完全濃縮在了一段執著的旅程中。
[img=1:C][/img]
“這世上不會有人,比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更了解你的,也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他。我只是想和他一起像當年那樣,看著滿天的星星,彼此交談直到我們入睡。”
似乎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許多美好的時光。而當所有的時光在被辜負被浪費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 ---- 錢鐘書
和這部電影真的頗有淵源,五一在倉里的時候,突然很想看公路片。在豆瓣搜索,排名。這部好像排名挺靠前的。不過我最后選擇了,看穿越大吉嶺。主要跟開始的時候,感覺這部電影節奏太慢了。而且因為墜入,所以對印度的風景還是比較癡迷的。前幾天看導演小測的公路片。說實話拍的實在不咋地。但里面的,音樂總是讓我感覺似曾相識。找了一下發現是這部電影的配樂。也就耐著性子看下去。其實也就是一個老人,騎著割草機。穿越,大半個美國的故事。美國田邊的風景,和路人看老人的表情,讓我想起了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Donald Wiegert領演,老牛仔在鄉村路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