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20:57
首映:1981
年代:1981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9
觀看數:24155
熱播指數:89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傷逝》愛與生存的拷問
雖然很不忍心,還是又認真讀了一遍《傷逝》。
中學時曾經很痛恨學習魯迅的文章,后來爸爸買了《魯迅全集》,從翻看了《傷逝》的那刻起,180度的轉變,無藥可救的欽佩起魯迅的偉大。
這是魯迅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獄的悔恨。
一再讀到涓生的愧疚、自責,可縱然涓生在悔恨,還是沒有得到讀者絲毫的諒解;縱然讀者們不能諒解,可古往今來,涓生的故事還在重復著——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后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想到了氓,想到了杜十娘,想到了“始亂之,終棄之”......不絕于心。
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日后這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后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我們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
這是一個關于“有了愛,生存才有意義”還是“先要有生存,愛才能有所附麗”的疑問,愛叫人勇敢,子君的魅力和勇氣正來自于對涓生無限的愛,而涓生在給了子君愛的希望后卻不能讓愛繼續生長、更新,否則子君何須日日溫習舊日功課,總是提醒涓生勿忘當初的誓言。涓生的所謂真實無非是對于他個人的真實,他的生活的真諦,在苦難面前他并不能對人們伸出援手,在家庭經濟危機面前,他雖有著勤奮者的計劃,翻譯寫稿,可依然無力改變,真實的苦楚仍由子君在承受,旁人的冷眼和嘲諷,作為當時的女性
“而這路的盡頭是連塊墓碑都沒有的墳墓,我不應該將真實告訴給子君,我應該永遠把說謊奉獻給她,我以為將真實告訴她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地毅然前行,亦如我們同居時候那樣,我錯了!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完全是為了愛,我是一個怯懦者,沒有負擔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了子君,她就要將這真實的重擔走著所謂人生的路!”
涓生身上所體現的知識分子無能的悲劇性深深戳中我,知識分子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擰巴糾結的話題。而這個龐大的群體又能出幾個宋運輝這樣敢于說真話
《傷逝》愛與生存的拷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