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4 12:56
首映:1983-04-11(中國臺灣) / 2017-07-14(中國臺灣重映)
年代:1983
時長:166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閩南話,
評分:8.5
觀看數:17490
來源網:三年影院
【海灘的一天】沒那么簡單 就那么回事兒
The feature debut of lionized Taiwanese New Wave director Edward Yang, THAT DAY, ON THE BEACH enterprisingly surveys the shifting sand of Taiwan sociology at its time (namely the 1970s when women are awaken by an urge to modernize their roles in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microcosm of a young woman’s checkered life and her resultant transmogrification.
生命中有許許多多的一天,有難以忘懷的,有不堪回首的;有欣喜若狂的,也有五雷轟頂的;有燦爛輝煌的,更有平庸無聊的。這許多激動的和不激動的,高興和不高興的,無聊和不無聊的日子就構成了我們的生活。
去看《海灘的一天》,理由實在太多。因為導演是楊德昌,因為主演是張艾嘉和胡茵夢,因為攝影是杜可風。知道楊德昌不是因為他的電影,而是因為他是蔡琴的前夫,更是因為他那荒謬的“無性婚姻”的提法哄了蔡琴整整十年。
影片是八十年代初拍的,張艾嘉和胡茵夢都年輕得讓人認不出。胡茵夢那時著實是楚楚動人,難怪可以迷倒李敖這種大色狼。張艾嘉就顯得嫩了許多,一出場完全是張娃娃臉,乍一看我差點笑出聲來。
言歸正傳,說說《海灘的一天》。故事情節其實簡單而老套,一個沖破家庭束縛追求自由戀愛和幸福的女子,一個和丈夫同甘共苦、從不諳世事的小女生成長為生活閑適的富家太太的女子,最終因為丈夫的移情別戀和不幸的婚姻而變成了一個獨立且成功的女人。
實在不知道楊德昌想表現什么。女人應該自立
”我見了你,又能改變什么呢?“
”這輩子恐怕再沒有比今天輕松了,我跟陳先生商量過,八月中,就要讓佳莉和哲夫訂婚。然后再一起出國,佳莉正好赴開學。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替他們安排好了,心事也了卻了一半。“
“從畢業以后,一直到現在,思想上改變了很多。很多人都說我成熟了。
呵,也許是以前比較容易。把事情想得比較理想一點。野心自然也比較大。
現在呢
不太去想將來
也不 不會去期望些什么
只希望能在日常生活當中
能夠得到一些小的滿足
就像是當年球隊朋友寫來的信啊
或者是聽到一首好聽的音樂
我也沒有什么資格告訴你什么
我能告訴你什么嗎”
/
“我只想問你,你快樂嗎?”
“你先告訴我,什么叫做快樂”
“你也是大學畢業,你應該知道快樂是什么?”
“那個時候,阿財突然宣布結婚了。那個一向風流成性,同時能夠周旋在四五個女朋友之間的阿財。其實,后來我才知道,理由很簡單。阿財娶的是永利財團老板的大女兒”
“我想你生長的環境一定很安適、很浪漫,我生長的環境卻告訴我,這世界上沒有愛
1,我想你從小生長的環境一定很溫馨,所以你信愛。可我的經歷告訴我,這世上沒有愛,有的只是一時的沖動
2,時間真是個有趣的東西,帶走了父親,也淘汰了我,但又能撫平傷痛
3,這句不是臺詞,是越哥的一句影評:當你把幸福嫁接在別人身上,那必定有完結的一天
4,這是鄙人一些粗淺的看法:這部主講的是,女性自我意識崛起的時代,6個女人不同的選擇。但是有細節,大多數男人有錢后,都會花天酒地。但是德偉沒有,即使是這樣,女主還是不滿意。這就是本片的另外一個暗示:人永遠是不滿足的
我看著胡因夢就想:怎么會有人的骨骼生的如此完美,前額飽滿,下頜線圓潤,五官優越合適,再配上一雙欲語還休的眼睛,確實是打開這個兩個多小時的故事的最好人物了。我以為這個貌美的鋼琴家會是故事的主角,結果后來感到被騙還心甘情愿看下去。
我是在兩件要做的事情的空隙中打開這部電影的,結果本來想打發時間,沒想到一打開就陷入了楊導所構建的敘事中。在處女作中,他對節奏的把握是那么精準,敘事多么流暢,以至于略顯平凡的故事被細細琢磨出一些味道來。1983那個時候36歲的男性導演,在我這個年紀看來
【海灘的一天】沒那么簡單 就那么回事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