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記錄,短評寫不下。
1’Halid從船上下來的時候看了一眼船員,但是不知道什么感情。后來在審判會的時候說,“一個好心的船員發現了我,沒有告訴船長”。后置。先給一個果,再給因,不顯得煽情,反而因為當時的誤解,會有遲到的感動。屬于敘事的技巧,講故事不動聲色,高級。
2‘ 現實感來自于不做美化的直接呈現。香煙燙進戒指,全是煙頭的盤子,Halid 洗澡時的黑水,接待中心里人黑著眼眶無望的等待。是的。人生一些日子就是這樣的。一般對戲劇性似乎是為了挽救現實的平淡。那是人們還不會看。

一開始 金句
“人們時運不濟的時候愛喝酒 日子好過時更愛喝”
“我無法給人帶來快樂,我讓自己沉淪,才能幫助別人”
中間 邊看邊寫
看到幾個芬蘭人穿上和服改做日料,拿大勺子挖的是芥末嗎,好有希望的日料店啊,義烏出品招財貓大特寫保佑你別亂開日料店
后面 老三段該升華了
現在電影看完了。我希望賭神老板和難民停留中心女老師能如小版辛德勒般存在,存在于我等人民中。看到后面,突然想起兒時6、7歲的經歷,我86年生于山東,那時小沒辦法,還玩著尿泥兒,饞著手指餅干,什么七巧板,小神龍俱樂部。不知幾歲的冬天早上,那時魯北也會下非常大的雪,糧局家屬院紅漆鐵門門環響,一個化緣的和尚,很年輕,爸媽叫進家里給熱水,拿吃的,聽了幾句“這么年輕怎么不做點事情”之類的話,我就跟姐姐出去玩雪了。之后家里開了當時縣城挺好的餐館,又幾時,可能是夏,可能是秋,不時會有乞討的、化緣的來到,爸媽都是給水、飯、很少的錢,有時會留宿一晚,加上前兩天看了岡仁波齊里面那種互助和直接,這些于我現在看來有點魔幻。

希望的另一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