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06:07
首映:2007-06-01(美國)
年代:2007
時長:120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6
觀看數:47522
熱播指數:95
來源網:三年網
【布魯克斯先生】人類喜歡刺激冒險是一種原始的本性
我想這部電影真的向我們揭示了真實的人性,Mr Brooks is a man!Everyone is Brooks&Marshell.我是天使也是魔鬼!
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社會,那么多的帶有各種光環的人,同樣那么多的被定義為邪惡的人,更多的是不好不壞的所謂庸人,大多你我可歸于此類!那么也許更接近事實的是,光環下的人沒那么的好,可能那是相當的壞,只是人們還不知道,而那些被定義為惡人的人,其中也許不乏真君子!至于你我,我們是怎樣,只有我們自己最為清楚!Brooks是個好父親也是一個好老板,而且是年度的大慈善家,但是他殺人成癮,用無數方法殺了無數的人,醉心于殺人時剎那的快感而不能自拔,這不會改變前面的幾項事實,這都是事實,現實中,同樣的事實也有很多!可能大家會聽到許多罵人沒人性,這個就是說很壞的意思了,那么嗜殺無辜的Brooks就是非常的沒人性了,但同時有事實告訴我們他又是相當的有人性,我想這就是真的人性了!有或者無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電影用戲劇化和極端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這些真實!Mr Brooks 最真實的人性!最虛偽的人----涉及人性
重看了一遍布魯克斯先生,對于其世界觀與結局,分享下個人觀點。
很多人看完后,認為這部電影的世界觀和結局充斥著黑暗,因為結局并非大多數人比較能夠接受的以正壓邪,罪惡覆滅,以至于對結局感到壓抑,反感。比較直觀的結局有:
- 父親未伏法
- 女兒未伏法
- 父親會不會被女兒殺死
- 無論活著的是父親還是女兒,今后仍會有無辜的人被殺
其實導演埋下了很多的伏筆,只要把劇情梳理一下,結局慢慢變的明朗。
首先說女兒,雖然劇情中沒有明確交待女兒是否遺傳了父親的精神基因,但幾乎可以肯定這一點,即使沒有遺傳精神分裂,女兒的殺人事實和殺人習性已經很明確。
關于女警官,好像在演另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劇中大份劇情都在不斷的擺脫各種糾纏,敲詐,官司。其實角色的出現就是為了調查指紋殺手,最終父親因為好奇心和女警官通了電話,給女警官的偵查方向提供了線索。
劇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就是父親在客廳和女兒的一番對話后,本欲離開,但馬上又折返問:“你愛我嗎?” 這句看起來只是父親的一個情感表達,其實卻引出父女各自強烈的心理變化。
(芷寧寫于2007年10月24日)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對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影片沒感覺了,看后也毫無聊點什么的欲望,似乎對他也進入了提前免疫期,有點雷同于對哈里森·福特的冷感無所謂。不過,相較之下,凱文·科斯特納好歹還算是個有理想有追求有挫折有坎坷的美國四有中年,不論他不斷嘗試的新形象,還是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都在不斷自我否定又自我塑造著,而哈里森·福特就相對“懶”了許多,運氣也好了許多,福特大叔就好似好萊塢商業大片流水線上定制出來的一個體健貌端的重要部件,不論酷酷的冒險,還是帥帥的泡妞,不論當混混,還是任總統,只要需要,他都能適時出現,且圓滿完成任務,不過年事已高的他還是早點見好就收為好。
在《布魯克斯先生》中,凱文·科斯特納不再是正面英雄,雖然依舊冷靜沉穩、堅毅干練、思維縝密,但是擁有很多強人品質的他卻是個神經分裂的連環殺手。一說起精神分裂的電影角色數不勝數,觀眾們閉著眼都能點卯了,如《觸目驚心》的汽車旅館老板,《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女犯罪學心理專家,《神秘窗》中的約翰尼·德普
brooks 的噩夢大概就預示著他的生命最終會由女兒終結,而且在前面片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但是他真的會被女兒殺掉嗎?或者說他會讓女兒把自己殺掉嗎? 如他所說,女兒身上流著他的血,即使殺了人也是因為繼承了他的基因,很有可能日后成為另一個“拇指殺手”。 而這種雙重人格他自己都一直想要擺脫,他知道其中的掙扎和痛苦,他那么愛自己的女兒(甚至為女兒去制造一個殺人事件…… 不過反正他也是要殺人,這也算是辦了一件有用的事情?!!@?),他能允許女兒最終走上他的老路嗎? 我覺得不會,所以這樣的結尾我覺得有點不符合邏輯,不如做個相反的,他夢見自己將女兒殺死,那樣不僅比現有的這個噩夢給他的刺激更大,而且我認為更符合人物的性格。
還有一點不明白的是那個女警察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對brooks 有什么威脅了?! 這真是不統一其他的犯罪片... 沒有警察和殺手的斗智斗勇,也不存在一邊倒的情形,分別講述的卻是兩人的個人家庭麻煩。
【布魯克斯先生】人類喜歡刺激冒險是一種原始的本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