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2 19:39
首映:1997-09-09(多倫多電影節)
年代:1997
時長:90 分鐘
語言:英語,德語,法語
評分:7.9
觀看數:20496
熱播指數:288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心慌方一邊觀影一邊寫的影評
難得不讓人出戲的恐怖片。一直讓我很緊張。單憑此就可以為它點贊了。
沒有神怪宗教,喜歡的是里面的一些討論的echo。建筑師說自己只負責建造外殼,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當罪惡鏈長到一定程度,鏈上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在犯罪。
“Hey it's big project and I am so proud of it.”和我現在的observation何其相似
《心慌方》是一部很經典的密室逃脫類電影。六個素不相識,職業、特點各異的人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結構復雜的迷宮之中。所有房間外表相同,但有的卻被設置了機關,能令人瞬間殞命。
看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又是一個組團打怪的故事。比如六個人會在不同時間、不同節點發揮出各自的特長,有內訌和吵鬧、也有團結和犧牲,最后成功自救。不過這個故事并非如此。六個人中能發揮作用的只有個別人,甚至解密的方式也是相對簡單的:只靠對房間標識數字的判斷。《心慌方》之所以充滿魅力,不僅在于魔方體環境機關的精巧設定,更在于在電影中,六個人形成了一個臨時的社會,完整演繹了一次極權制度的產生和滅亡。
六個角色分別是:警察、醫生、大學生、建筑師、逃脫專家、傻子(后來證明他是個高智商者)。當他們驚慌失措中第一次聚齊后,警察站了出來充當首領。他是這樣表達的:自己是警察,并且有三個可愛的孩子,他不想死,也有能力帶大家出去。
國家機器身份的背書、情感充沛的動機以及隨之而來的道德感和正義感
因為下載不下來cube,所以先看的cube zero。
感覺cube更緊湊一些。節奏比較好。
至于大家吹捧的人性什么的,并沒有覺得比其他電影多多少。
不過這幾個人還真是都有蟑螂一樣的生命力啊。
莫名其妙的警察,明明可以大家一起出去的……
看完電影的一個感受就是————爽!
難以置信這居然是1997年拍的電影,看起來是如此地沒有年代感,假設《異次元殺陣》是出自今年,我也同樣會被它所驚艷,甚至在我心中他排在今年出的算是同類型小空間的片子——《饑餓站臺》的前面。“鼻祖”之稱果然非浪得虛名。我已經很久沒有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情緒跟著劇情引導著了。至少在我看來,和現在堆特效堆視覺效果的商業片比,這種精神上的愉悅感是完勝視覺上的愉悅感的,從整體上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劇情片!(97年真的是一個神器年份哈)
轉自我的blog:http://aiiz.blogspot.com/2007/01/cube.html
三部分別叫做:Cube (1997), Cube 2: Hypercube(2002), Cube Zero (2004)。有三位不同導演在三個不同的時間拍攝而成,但是天衣無縫,第一部發生在一個三維空間的立方體,第二部發生在一個四維的立方體,這兩部都沒有外景,立方體就是所有已知的世界,第三部是前傳,講述了立方體的起源,有外景,也就是立方體之外的故事。
這里我要談談第一部,許多Cube迷們對這部影片可謂見仁見智,有人認為它是對權力制度的諷刺,有人認為是對市井百態的濃縮,一百個觀眾有百種解讀,套用老貓的話來說,就是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這也是一個經典電影的魅力所在吧。
我要談談的是這部影片的宗教哲學意義。看了很多人的影評,似乎沒有從這個角度解讀的。
影片一開始,是一群人發現自己在一個立方體里面,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來的,但本能的求生欲迫使他們要找到一個出路,開始盲目亂撞,結果死傷的也不少,這立方體就像我們的世界,不由我們選擇的,我們就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要生活,要尋找生命的意義,尋找救恩
7。牛逼的房間設計,卻有著渣渣的主角,根本配不上的兩組設計讓人覺得搭不上,年輕的那個女主太做作,或許是她的年齡小。
演員的演技根本不在線,故弄玄虛的設計再加上毫無理由的游戲,其實這是一部比較平庸的驚悚片。(中途這么認為的!)
你認為非常燒腦,其實卻十分簡單,平常事的背后卻有著大大的哲理,即使一切有bug,也能讓人細思極恐。
累人的推理中間摻雜一些家常,有些人認為很無聊,也有些人認為比較有趣,。而我覺得其實是有用的,它讓人物性格更加豐滿。
心慌方一邊觀影一邊寫的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