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有啟迪意義的,所有的劇情、表演、光影鏡頭的運用,都是為表達主創人員創作理念存在的,形式大于內容,其實并沒有什么大的意義,只要表達出了該表達的思想,就是一部好電影。
談一談觀影感受,我認為影片表面上寫的是一起交換殺人的故事,實際上是描寫了一個理想和信念崩塌的過程。其實,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八十年代,也如同幻夢一場。(我覺得有一些隱喻意義在里頭)
八十年代,一個純凈的年代,一個精神上純凈的年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 “精神潔癖”)

3月13日,李霄峰帶著他導演的第二部電影《追·蹤》結束了在日本舉行的“中國新片展”一系列活動。在微信朋友圈,他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這幾句曹操的《短歌行》表達起身回國前的離別和感謝。
“相比西方語言,中文具有無法比擬的感性。因此用中文來表達理性就會顯得特別莊嚴。”李霄峰解釋到。類似于這種古典的現代運用,李霄峰不僅在生活中得心應手,在電影中,他也希望能在古典和現代之間趟出一條路來。
“追”是對真相的求索
“蹤”是對靈魂的反省

很難用標簽去定義這部電影,刑偵劇、犯罪片、文藝片都不是,又都不純粹。故事其實超簡單,就是兩個文藝青年交換殺人,十幾年后隨著成長和人生機遇不同,心理產生產生了矛盾,最后內訌的故事。
整體是文藝片的氣質,節奏很慢,一個動作一個凝視能保持一分鐘那種。光影很講究,年代感很強,氣氛營造也很用心,感覺導演是想認真拍一部直擊人心的電影,奈何能力有限,力不從心。剪輯跳躍,沖突感缺失,細節不夠,你能看出他的用心,但就是感覺別扭的那種。稱不上爛片,沖羅晉的演技給個三星,打個CALL。
我很訝異

#灰燼重生# #優酷# #HELLO!全球電影節社群·云觀影#
這是粉晉后第一次看他主演的電影,從電視劇到電影感受略有不同。十分喜歡這戲在細節精致的處理;在人物豐富的刻畫;在情節切換式的遞進;在畫面鮮明的撞色;每一幀的質感都不失水準。特別是王棟從前到后的心理變化,表演十分到位,其中墓地戲和尾戲是我印象最深的。欲望執念,一念佛一念魔,應歸初心!

灰燼重生有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