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14:12
首映:1978-12-21
年代:1978
時長:10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3
觀看數:76623
熱播指數:274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殘缺”孫建新作,不一定要看功夫
王翼師傅為什么要已經瘋了的徒弟去?不怕誤事嗎?去了給人打死了。那三人連他尸體都不管了就走了?也太離譜了!!……:…::…~…:…~!~…:~…;:~;::~;~…:::;;:;;:~~~;-@@--@--;-@-//-;::-@/@-@@;-;@/-@/-@@;@@@@@@-;;::;;;-@//-;;@@@@@@-;//@-;
似乎武俠中的殘缺是一種大家偏好的題材,當然,前提是殘缺者必有過人的技藝,然后他終于戰勝自我缺陷,完成夙愿。這暗合了大多數老百姓的內心訴求。像獨臂刀客,盲人,身中巨毒的,瘋癲的……張徹這部影片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身體缺陷,把一群殘廢匯合一起來書寫俠客的恩仇。從這點看,影片讓人印象深刻。但問題是,殘缺與恩仇對應的該是痛快淋漓的江湖豪情,影片卻有著太多喜劇元素,比如最后的打斗,越看越像雜技表演,完全削弱了“殘缺”帶來的力量,也削弱了男性的情誼。由此想到,金庸筆下的幾個殘缺人物才是不可磨滅的經典。像楊過,歐陽峰
很喜歡這部電影,于是看了很多遍,劇情實在是太熟了,于是注意力開始放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
1、王翼第一次出場是要找鐵匠打一口刀,但問題是,你不是用劍的人嗎?
2、我能不能吐槽下,杜天道家里這么多手下,全是摸魚的,連個地也掃不干凈。
3、誰家辦壽禮掛白燈籠啊,你以為貼了紅字就喜慶了嗎?
4、一直覺得郭追的這身衣服很有趣,前面是不規則的,那只遮一半的布條是為了秀美腿嗎哈哈?可惜他脫了以后就不穿回來了。
5、郭追扮成要飯的,去天道莊門口打探,下人克扣了賞錢,這里郭追的表情好可愛
井淼說身殘可以救,心殘卻不可以,我加一句,腦殘也不可以救
之前迷戀狄姜時總覺得第四代很無感很雞肋,沒有突出的腕兒,都是一群名字倆字難以記住的路人臉,演啥片都堆一塊兒好有湊數之嫌,但事實證明,你對你沒看過的東西別妄自亂下結論
這周末兩天,陸續看了<叉手><五毒><殘缺>幾部以第四代弟子為首的片子,讓我覺得,不是湊數,是缺一不可,早期王羽大師兄的獨立獨行,之后閃耀的狄姜雙生,傅聲為首的第三代兄弟CP(現在第三代反倒成了我眼中最無感的了。。),第四代的群魔亂舞(= =)
這個電影和《五毒》曾被譽為張徹兩大邪片,但其實精神上都很中正。譬如本片還是一貫的不要看低自己這個思路。
張徹曾說自己很討厭暴力,如果不看他的電影僅僅靠耳聞也許會有些嘩然,猶如聽到王晶說自己不近女色一樣。
看多了之后如果說張徹的確有白袍小“姜”情節,但在他的筆下真正的匪,武力是丑惡的,哪怕是作為正方,靠武力解決問題下場都不是一句水能載舟可以圓過去的,而是赤裸裸的丑。
這個電影的四大高手最后雖然把陳觀泰一方干掉,但他們肢體上的損壞其實毫無變化,如果因此自以為更可以行俠仗義一番,不過是又一個陳觀泰,而這一切,在以力服人的圈子里其實是無法改變的,習氣難除的一個重要原因實在是因為人都是殘暴的所以都是怯懦的。
其實這個電影更接近《南少林和北少林》,這些演員里稍微有些層次變化的還要算郭追,不過哪怕狄龍姜大衛當時,張徹應該也不舍得讓他們去演這些角色的。
越到后來,張徹越不“珍惜”演員,有點類似希區柯克了,如果他能更早一部放棄對演員的依賴,應該可以更進一步的。其實有姜大衛和狄龍反而限制了張徹的發展
本性并不喜武打片,確切地說,不喜現在的武打片,以李連杰為代表的,以至于好萊塢演繹的那些所謂功夫(如果能勉強算武打片的話)。這些片子,往往有太多的設計,太多的手法,太多的鏡頭切換,打得支離破碎,故事疲憊無味,只剩下聲影的喧鬧。
不過,對于老電影尤其是香港的老電影,倒一直情有獨鐘,手法雖略顯幼稚,但故事卻很吸引人,演員也樸素真摯得很。也許正是這種喜好讓我有緣遭遇張徹。
言歸正傳。先自我批判,沒看全過張徹的一部片子,其實沒啥發言的資格。我看的都是剪輯介紹
“殘缺”孫建新作,不一定要看功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