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21:09
首映:1996
年代:1996
時長:49分鐘
集數:50集
連載:50全集大結局
評分:7.8
觀看數:89846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新龍門客棧 劇版】1996年,風云變 更新中
說說這個我超級喜歡的電視劇。
應該說人物的心思集中在45集。這集里,主角們的思想意識,真正開始交鋒。周淮安和已經成為大明天子的朱由檢的對話,表露的一清二楚。編劇要表達的東西是很清楚的。周淮安說他要鏟除的,不止是魏忠賢的東廠,而是禍害天下的東廠。周淮安追求的是整理天下的理想,在他為之努力的國度,沒有陰魂不散的殘忍的密探結合了特務制度的東廠。而朱由檢在此刻,已經曝露了一個純粹的帝王心態,朱由檢說魏忠賢死了,東廠在他的手里了,還要怎么樣,為什么你還要撤銷它。朱由檢和魏忠賢代表的,是一脈相承的法家手段,是權術。朱由檢已經看明白,權力在手力,利刃在手里,可以威嚇天下,反而說周淮安自私。周淮安的理想國破滅了,徹底無語了,因此被朱由檢放逐京城,趕出權力中心。
朱由檢的天下,和魏忠賢把持的天下,毫無區別,過往的努力追求,已然理想輪空。是整個儒家理想的破壞。儒家的君臣大義,儒家的治國安天下之夢,敗于權謀,也敗于權欲。
明朝是一個奇妙的時代。一方面仍然是專制帝王制度,另外一方面,冒出很多觀念的叛離者
不知道為什么,反而喜歡電視版本的新龍門客棧,喜歡里面的角色,特別是金湘玉,常言笑,莫言,而馬錦淘在里面演的周淮安是他所有演過角色最喜歡的(以前對他所演的言情劇里面的表情有些不齒).
特別喜歡片中的音樂,林憶蓮唱的 野風.
電視劇的劇本是張炭寫的,這家伙是徐克的編劇,黃飛鴻等經典片子都有他參與.
新龍門的對白很厲害,成串的諺語,上口有趣,卻又意味深長,又常常是一語雙關.配合敵我難分,勾心斗角的劇情,看得真是過癮,是武俠電視的新風格,可惜沒有被更大范圍的認識到它的價值,更沒有后面的哪部片子繼承了這種類似于話劇的靠語言和人物關系而不是情節和武打來推動片子的風格,可惜,那個時代真的一去不返了.
找了一些里面人物的語錄貼上來:
摘錄來源:http://post.baidu.com/f?kz=8780027
許顯純:
----------"嗬嗬嗬.年輕人就是這個樣子.其實,放眼一寸,可見江山萬里;挪動一步,就可沖上云霄.人生,就好比一場生意,看得準,抓得住,就一本萬利,只賺不折.何必去煩心思,費苦心,亂碰亂撞.到頭來,輕則崩途坍捩,重則丟掉性命.哼,那..可劃不來拉. "
常言笑:
---------"我不過是一名落拓人.天生復天養,天養復天棄.過得了今天才知道活得過明天.哪里有風吹哪兒有草動,總有我的份兒阿,只要有便宜可撿,那管它深山大澤,也要撈一把,插上一腳"
電視劇《新龍門客棧》是一部很獨特的作品,它雖然翻拍自徐克監制的同名電影,骨子里的味道和電影卻有很大差別。有別于傳統的武俠劇,從頭到腳都透著一種濃濃的悲愴感,人逢亂世,身不由己,每個人都如飛絮一般在風沙里兜轉,被無常的命運推入了死胡同。。。
★★★追溯前世今生,得先從胡金銓1967年的經典武俠電影《龍門客棧》說起。
《龍門客棧》是導演胡金銓離開邵氏后,到臺灣發展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由上官靈鳳、石雋、白鷹等主演,于1967年獲臺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并成為當年票房冠軍
三年前看完了電視劇版《新龍門客棧》,就是馬錦濤那一版,有一個問題一直盤桓在腦子里:
周淮安為什么要死?
換種說法周淮安非死不可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周淮安的成長史。
生于官宦世家,父親是當朝的兵部尚書(相當于當今的國防部長)周瑞昌,從小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約十歲之后他和邱莫言分別被家族送到天山神社和小桃花源學藝,好為將來消滅魏忠賢閹黨做準備。
在這期間周淮安學了很多武功,已經天下數一數二的頂級高手(郭靖那種級別的)。
【新龍門客棧 劇版】1996年,風云變 更新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