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04:44
首映:2019-06-17(中國大陸)
年代:2019
時長:60分鐘
集數:30集
連載:更新至24集
評分:8.6
觀看數:89946
來源網:三年影院
圓桌派 第四季:流量 觀后感
看了挺多關于第一期陳坤周迅談話的差評的,覺得很,不知道怎么說,不懂,不理解。我覺得他們解答了我很多問題。很喜歡陳坤關于愛的那段話。很多人一生都沒弄懂愛,沒有真正過朋友,也沒有真正的愛人,沒有熱愛的事情。可怕的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自己不懂,于是生活得疲憊,得過且過。關于愛,很多應該被討論而沒有怎么被討論的問題,因為很少人覺得那些是問題,不覺得有討論的必要,簡單地按照過往經驗下結論。像是大多數人覺得只有哲學家才思考人從哪來將往哪去。很多不能被查閱到的東西,很少人在意
目前為止第四季里最喜歡的一期,因為勾起了部分記憶。
剛工作那會兒就住在早市附近,常跟周圍人打趣說每天叫醒自己的既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而是早市的吆喝,那會兒經常起個大早和好基友去采購食材一起做飯。有時候可能就是買一點水果,甚至什么都不買,但是看著那些不那么體面卻充滿熱情努力生活的菜販們,還有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讓孤身在外剛剛踏入工作的我覺得,生活還是蠻熱鬧的嘛。這讓我充滿希望。后來即使我搬離了早市也還是沒有離它太遠,堅持和基友到彼此的住處開火。
如今大家生活重心都有所變化
執生,是廣東話,念“za 牲”。
梁文道解釋這個詞:“所有事情都是沒辦法完全預計的,你要隨機應變。”王晶接話:“事情都是流動的,你看著辦,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就叫執生。”
“執生”是這期圓桌派主題,請來很“執生”的嘉賓——香港導演王晶。
他們聊了這么幾件事。
一、打麻將的時候抽空寫歷史小說的高陽
高陽愛打麻將,愛喝酒。七十年代沒有傳真沒有電郵,編輯為催稿親自登門。他在牌桌上,輪不到他出牌時,他就寫,然后碰一個出去,接著再寫。一晚牌桌上的時間,就把明天的連載交了出去。
我23歲之前覺得自己十分幸運,23歲之后覺得自己是原生家庭受害者,24歲開始尋找自我治愈。
這集主題請了武志紅當嘉賓。節目開頭就聊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梁文道說自己童年最親近的家人性格沉默寡言,與自己交談最多的是神父,探討的多是上帝,因此他的自我思考、精神世界被開啟。而武志紅說道他有遺傳抑郁癥,自己曾在抑郁的低谷里沉寂兩年,他任由自己呆在那樣的黑暗里,被黑暗完全侵蝕過后他仿佛看到亮光,以重新蓄滿力量,重新出來的狀態走出黑暗。
聽到這里,我仿佛擁有了力量
做回課代表:
《圓桌派》第2期,“隱形貧困人口”,這一期主要是圍繞“消費”一次來討論。標題的“隱形人口”其實是指出入高級寫字樓,月工資與快遞哥相近,雖然收入較高,但是消費比自己收入要多的商品的一類人群。比較有感觸的是武志紅老師所提出的虛體自我和實體自我的觀點。當自我內在黯淡無光的時候,就是需要外在的條件去掩蓋,讓自己覺得特別棒,因此需要消費比自己財力高的商品來顯示自己值得最好的。而在實體自我中,則是自己內在所認可的自我肯定,不因外在的變化而改變。
語錄摘錄:
親情:我們的父母,這一期眼眶濕潤多次,有很多感悟,尤其是竇文濤講他與中風的母親,深有感觸。
父親在2019年永遠地離我而去,我23歲生日的前十一天。當我第一次見到腦梗后的父親,說實話,心里并沒有太大的感覺,只是以為病了,病好了就行。當時并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檢查結果出來之后,醫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醫生對我和媽媽說,父親的病其實很重,左腦腦干堵塞,右邊身體不能動,喪失了語言能力,一部分識別能力。我問了醫生,那語言能力以后還可以恢復嗎?醫生說這是不可逆的
圓桌派 第四季:流量 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