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02:29
首映:2008-02-02
年代:2008
時長:95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6
觀看數:40970
熱播指數:92
來源網:三年影院
《東京少年》石田卓也主演,觸不到的愛情。
因為突然喜歡堀北真希才看的片子。
看了豆瓣的簡介,又看著宣傳海報,情節很容易猜得出。所以,對我來說,從不同人的角度,再現同樣的場景,太拖沓了。不過,我還以為夜的要求是寄托在修的身體里,呵,太天真了。
雙重人格啊,真神奇。科學上也是像片中那樣的說法么。要征得另一重人格的諒解。
我想,就像我上午看的初戀50次。無論自己有什么問題,都會出現一個男生來努力幫自己解脫,也許,這才是比渴望一個不切實際的浪漫愛情來得幸福。或許,這也是不切實際的呵。
沒什么特別的片子。就這樣。
還有喜歡那個郵筒的地方,很寂寞,很自在。片尾曲很好聽。
夜是防備心,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為保護自己設立起來的心之護欄,每當有人靠近就會冒出來,只有當找到那個可以給予滿滿的安全感的人才會離開。
卸下防備是痛苦,就像扒掉一層皮肉相連的盔甲一樣,伴隨著舊傷疤被揭開的疼痛,但傷終會慢慢愈合。。
所以愛情是刮掉舊傷讓人重愈的苦口良藥,而真正適合你的愛人則是能夠治愈你傷痛的良醫
脆弱可以隱藏憂傷可以隱藏,想要被保護的心卻不是說能隱藏就能隱藏的,徹底完全的理解徹底安全的保護,除了自己別人是給不了的。于是分裂出奈特這樣一個騎士人格來保護自己,但是,奈特和阿斗都明白,“習慣失去喜歡的人,卻不能習慣寂寞。”
其實就像自己保護自己一樣簡單,只是或多或少會有些孤軍奮戰的強裝堅強,外人難免看到會覺得可憐。于是虛構個對自己不離不棄的護花使者,至少堅強不顯得那么卑微。
奈特依靠著保護阿斗而存在,當這種存在感面臨失去時難免恐慌,這種習以為常的耐以生存,在我眼里是最容易被錯認為是愛情。于是奈特讓自己在阿斗面前顯性,留下鑰匙讓阿斗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存在,讓她知道一直以來自己對她的關心對她的愛。雖然這種愛只是自愛而不是愛情,但這種顯性,在我看來不是為了挽救即將離去的身體,相反是奈特決定離開的預兆。他預知到會有這么一天,所以在阿秀的出現后一直吃著蘋果。
蘋果,一直貫穿著整部電影兒。一直是阿斗買蘋果,確是奈特在黑夜里吃蘋果。蘋果,伊甸園的禁果
我一直覺得堀北真希演技一般,從野豬到鐵板少女到東京少年,連面部表情的變化都很少,night的男性化表情看起來真的很做作。片子拍的非常一般啊,簡直就是幾個鏡頭的來回播放,失望
海報很吸引人,美奈美與night之間若有似無的曖昧神情,似乎在預示著一場綿長的牽扯,我被打動了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我直接從土豆上拉了在線視頻,過程是沖動的,結局是失望的,本以為是以“愛”為主體鋪陳而出的故事,最后卻變了味,成了帶點驚悚味的推理片,找不到我期待的那被命運束縛著的困惑與悲傷,那份簡單的深刻也失了味,跑了調
美奈美腦中缺失了的那塊記憶被無限放大,同樣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回放,用的手法是如此的生硬。
回顧整部電影,場景很美,光線很美,人物造型,應該說崛北貞希的男裝造型真的很搶眼,但為什么就是不見了日本影片一貫的深刻呢
日本人一向以營造細節著稱,對于人物細微心里的刻畫往往可以在一瞬間緊緊把你抓住,但這部電影很遺憾,華麗的外觀,空洞的內核,只要你是個稍微有點自覺的人,就不難發現,這部電影其實是日本目前最新話題的大雜燴,death note的夜神月與那只“蘋果”,目前正大炒的同性愛,還有讓人困惑的雙性傾向
失望呢,這部華麗的青春少年志
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其實是三個不同的視角描述同一件事,小湊的,小愁的,奈特的。
小湊愛著奈特,小愁愛著小湊,而奈特呢,也愛著小湊。
不幸的是,奈特永遠無法面對小湊,這樣的愛情,注定是無疾而終。
BJM的鋼琴聲貫穿全片,彌漫著濃濃的憂傷,正如那個不完整的蘋果,暗示了影片的基調。
最后小湊拿著MS是自己的照片喃喃自語,這不像是我。
是的,照片里的人雖然和她相貌一樣,卻不是她,而是奈特。
這也是奈特退出的最后請求,請小愁為他留下最后的樣子。
突然想到了程靈素,又是一個悲情人物。同樣是為了成全自己所愛的人,而犧牲了自己。這樣的付出,令人唏噓。
一個人格愛上另一個人格的故事似乎有點牽強,倒不如認為是奈特的出現是為了保護小湊。
終究是太寂寞。
《東京少年》石田卓也主演,觸不到的愛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