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部影片我很快想到我的爺爺,在生命最后幾年持續困擾他生活的問題,一方面是高血壓,一方面是孤獨。老年人總會孤獨的異于常人,即使有幸守得伴侶在旁,總也逃不出男的越來越沉默,女性越來越話癆乃至刻薄得結局。伍迪就有這么一位巧舌如簧的太太。每一次離開家,伍迪的兒子大衛就會接到媽媽這樣的電話“他這樣下去是要把我送入墳墓”。人年紀大了,要么越來越順應天命,老而無用是必然,所以忍受太太的俏皮話譏諷,阿爾茨海默病帶來的思維緩慢行動僵化;又或者徹底告別這一切。就像米蘭昆德拉筆下阿涅斯的父親那樣,在亡妻的當口來一場從婚姻走夢想孤獨的漫步,賣掉房子獨居世外。伍迪也想這樣,因此他如此看重這張小小玩笑話的彩券,他不僅想要皮卡和壓縮機,更想要用一種價值,用它取代他必然承受的年老這個不朽的存在。
汽車是雙足的延伸,就像影像是眼睛的延伸。一個人擁有車,擁有的不是渦輪發動機和四個黑黢黢的輪胎,玻璃和鋼鐵焊接的堅硬殼子,而是一整個截然不同的生活。伍迪的一部分思維和敏捷被酒精和阿爾茨海默奪走

你要一百萬干什么?我想要輛卡車,就是想要輛新卡車!那剩下的錢干什么呢?給你們哥倆的!我就是想給你們留下點什么!聽到這里的時候眼淚都快出來了。這跟國內某公益廣告如出一轍,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論古今中外。天下父母,我想大多數是愛子女的,也有少數愛自己勝于愛子女的;愛的又分會愛的和不會愛的,才衍生出如此長紛繁復雜的教育問題與社會問題。
當老父已糊涂至此,我想最好的孝順方式莫過于此。雖然路上發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讓人看到了世俗的真面目,但結局依然是美好的。世上的老夫妻估計很多都是在絮絮叨叨的口角中過日子的。題材不算新穎,但還是拍出了一些喜劇感,銀幕上看多了色彩斑斕,也不放回歸一下黑與白。
“內布拉斯加”近幾年看到的最好看的一部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