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西斯古坐直昇機離開之前, 你究竟身處那裡? 歷史原來不是遙遠的事, 不是只可以在書本裡讀到, 而是那一次, 你有沒有在場, 你有沒有身處在那個時間, 創造歷史. 這個問題引申下來, 引發一場羅生門. 無聊電視主持意外找到一個好題目, 革命紀念日當然講革命, 請來一個酗酒一個糟老頭, 大講1989年12月壽西斯古坐直昇機離開之前, 你究竟有沒有出現在小鎮廣場? 有/ 沒有, 圍繞著這個問題喜賓與聽眾在大氣唇槍舌劍, 一個堅稱自己是革命英雄, 早在壽西斯古坐直昇機離開之前, 他就已和同事在廣場大叫壽西斯古下臺, 結果同事全部和壽西斯古同在, 也沒有目擊證人, 各聽眾均力證絕無其事, 本鎮並無發生革命. 一場國家革命, 歷史大事, 十幾年後就在一個小鎮的電視節目中幽靈重現, 而且引發惹笑爭拗. 敬佩羅馬尼亞人的是, 電影並沒有評論革命的好或壞, 沒有力竭聲嘶批判以前, 也沒有哭哭啼啼的回顧以前的悲慘歲月, 而是重新拾起那一段歷史, 面對這段歷史, 歷史不一定沉重, 也不一定要銘記在心. 偶爾開個玩笑, 然後引發深思, 歷史是什麼, 是你的回憶, 是我們的回憶, 還是一種書寫?

“一場革命從來也不屬于首先發動革命的人,而總是屬于最后完成這場革命、把革命像戰利品似的攫為己有的人。”
從《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到《加州之夢》再到《四月三周兩天》......羅馬尼亞電影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洪荒之力,突破了重重陰霾站在了世界電影之巔,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羅馬尼亞作為東歐小國,在電影工業上實在是沒有優勢,尤其是在八十年代的巨變之后,電影工業體系更是脆弱的不堪一擊。本來電影數量就不多的羅馬尼亞,在此后的幾十年中,不僅故事長片數量在不斷減少,其他類型的電影也是逐漸遞減。

一流!《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觀后小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