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03:52
首映:2015-06-20(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9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4.8
觀看數:38715
熱播指數:67
來源網:三年網
《搖滾英雄》撞開青春的迷墻
搖滾音樂的萌芽,一幫追逐夢想的年輕人,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商業化是必不可少,但是搖滾原本的那些東西也被保留了下來,還是值得力薦的,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這些東西,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導演將他們糅合在一起,最終的效果不是特別好,但也還是保留了搖滾獨到的一面,不然不會引發這么多人的抨擊,搖滾還是在少數人手上,抨擊只是嘴上或者鍵盤上的搖滾,不適合看這么獨到的電影
我一向不善于懷舊。我是活在當下的人,既不糾結地回首以往,也不無聊地展望未來。然而最近因為在微信上連載舊文,身不由己地常常在重溫文字時回到過去,而今天剛剛看完的這部電影更是將我瞬間帶回了九十年代,那個我還年輕,還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大學時代。
我并不想從技術層面分析這部電影拍得到底有多好,和以往一樣,我固執地認為,一部電影只要有一個地方打動我它就算是成功了,而我自認為已閱片無數,在心里是有自己的衡量標準的。這部電影不止一次打動了我,甚至在影片結束時我仍少見地坐在原地不動,直到把片尾看完,并且聽完了最后那首歌。
我看著銀幕上音樂節的寫實畫面內心充滿感動,我已經有好幾年沒去過音樂節了,自從家里不再有車之后。還記得上一次去摩登天空音樂節時內心所感到的失望。當然也記得我參加過的每一次音樂節:草莓,迷笛,張北草原音樂節……所以當片中出現熟悉的畫面時,我頓時被往昔的回憶擊中。
第一屆張北草原音樂節不巧下了雨,在午夜時分喧鬧之后迎來了暫時的平靜,我們鉆進帳篷休息,一直等到半夜三點
一群丑逼通過不停喝酒、打架、做愛、撕逼、作死、唱歌來拼湊的所謂音樂電影。浮夸表演已經讓我忽略了他們是一群丑逼!更要命的是還竟然敢糟蹋搖滾了!
現在很多玩樂隊的為了避免大眾異樣的眼光盡量保持低調,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樹立起的形象讓一個外行導演直接給瓦解。與其說導演是豬一樣的隊友倒不如說導演是直接黑咱搖滾圈。
導演也是頗具經濟頭腦,很多音樂節現場的片段直接由迷笛來提供,包括片尾字幕的小片,這可省了不少錢。
聽說這電影還是以竇唯和王菲當年的故事為原型拍的,去你媽的!
什么也不想說了!差評!
文/晚唐胭脂
前些天在電影學院的標放看了個片兒,華語青年影像展的展映作品之一,電影《搖滾英雄》。它對我來說,完全是一部粉絲電影。
那天放完片,第一個舉手提問的大叔說:“導演,我是74年的,竇唯的粉絲,看了你的電影很生氣……但是,這是個搖滾的電影。” 雙魚座的導演左小岸先生態度謙和,先鞠了一躬,慢慢的回答:“首先對不起……但這不是誰的傳記電影,只是創作時采訪了很多親歷者,所以有很多細節很真實,但愿望很善良,只是為了讓更多人相信搖滾青春很美好……”。
和這位提問的先生不一樣,看了這部疑似映射了王菲、竇唯戀情的青春故事片,我很感動。
雙魚座的我是王菲的死忠,從高一開始,我就偷偷攢零花錢買王菲的新專輯磁帶,在周末班會上跟另一個喜歡古典音樂的學霸男生據理力爭,說流行歌沒什么不好的,你聽聽王菲就知道了。到大學跟寢室的小妞兒們煲耳機,一張盜版MP3還互相借來借去,非典那年用她的《暗涌》寫了第一個MV的劇本,結果自己溜回家,坑死了拍這個MV的室友。再然后上講臺教書,在王菲和李亞鵬離婚的第二周
對新類型電影別太苛刻,我相信看了的朋友也都是喜歡搖滾樂,這類電影其實本來就少,因為受眾人群小,要考慮觀影率,所以很多導演不敢輕易去碰觸這類題材,但本片能堅持拍完了,要予以鼓勵,盡管情節上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短短一個多小時的電影,要分兩個時間線,還要把人物發展,悲歡離合,大喜大悲都交代清楚不容易,只要大家能看懂,我認為就成功了。有朋友說演員顏值問題,我就想問,你以為看偶像劇呢??看顏值你來看搖滾電影干嘛??畢竟劇中是要以一個樂隊的形式存在,在一些現場的情節中,要有嫻熟的配合,臨時東拼西湊出一個樂隊太不實際,只能找一個已經成型的樂隊來演,主演在青年和中年的外貌還是有一點點相似的。很多朋友都說劇情中有很多真實的搖滾人物真實經歷的縮影,這個也可以理解,畢竟那一輩搖滾人是標桿,在大多搖滾樂迷心中是熟知的,是值得紀念的,本片借用一些情節,我相信也是向真實人物致敬,而且也不是完全照搬,也不是借用的同一個真實人物,是把幾個樂隊或人物的經歷穿插在一起
《搖滾英雄》撞開青春的迷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