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11:28
首映:2015-05-16(美國)
年代:2015
時長:8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0
觀看數:63532
來源網:三年影視
“那些人們”喜悲參半難分清
為什么很多人都說結局比較悲呢,我覺得挺好的…查理跟蒂姆是相互喜歡的,在一起為什么不好呢?查理跟sebastain之間有愛情但也摻雜著友情,我認為這導致他們之間的愛情不那么純粹…查不舍得離開sebastian除了s是自己年少時就愛慕的對象,同時也有兩人之間多年的友誼的因素…試想自己最好的朋友若突遭遇家庭聚變,他已一無所有,我又怎舍得這時離開他呢…所以我覺得他倆這種愛情與友情相混雜的情誼雖牽絆著他們,但也不可能以愛情的名義走太遠…最好的結局就是兩人理清相互之間的情誼
好喜歡這部電影,探討人心對愛的執著和脆弱。愛情有限期,友誼是永遠。
其實Sebatian是很愛Charlie的,而且是多么的依賴他,因為太愛所以怕失去,他相信朋友是永遠,愛人是有限期,所以他克制不敢開始。他相信朋友成為戀人,戀情要是完了,也成為陌路人(一般上的戀人分手了也不是一樣互相攻擊和傷害對方而成為陌路人嗎?)。他不是渣男,只是因為家人的影響,另他的感情世界很灰,很暗 (有網友認為他是渣男)。Sebatian是富家公子,從小算是一直被寵愛著,所以他脆弱,很怕受傷害,因為他曾被家人傷害(父親欺騙了他,母親遺棄了他)。現在對他來說只剩下Charlie,他愛Charlie,也非常依賴他,不能在失去唯一他所愛的。
無可否認Charlie也是深愛Sebatian,你可看出Sebatian在他心深處永遠都是第一位,Tim只是他的后補。因為他太愛Sebatian,他的付出得不到答案,他不想繼續曖昧下去,他要實實在在,不要模凌兩可。Charlie不明白Sebatian為何要克制,為何拒絕他,所以造成他心中的空虛,傷害與不平衡。Tim的出現剛好平衡他心中的不平衡
原以為是愛情喜劇,沒想到是這樣的內容,喜悲參半又難分清,戲劇行進的劇情卻清晰的講清楚了一個頗具真實感的故事。
今天,相處了四年的室友回家了。總喜歡借著自己的性格搞點點小曖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哭,可是我們又都在笑,因為知道彼此都會好好的。本想看部喜劇暖暖心,結果慨嘆生活之心越發濃烈。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可每次認真的散場總是痛徹心扉。
愿此去有繁花似錦,再相逢依然如故。
Ps.豆瓣的“又名”什么鬼hhhh
關于有人說他倆像臍帶一樣互相纏繞,只是童年情結作祟而不是真正的愛的一點感想。
查理因為年幼被親生父親拋棄,會有一種需要被人需要的感覺來認可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塞巴斯蒂安因為出生貴族世家,從小眾星捧月,慘遭家庭變故后,需要有人對他不離不棄,被人注視,被人追捧,被人關心而確認自己是個值得被愛的“好人”。
我認為,雙方對自己和對方都有點誤解。查理并非是沉溺于被需要所以無條件付出,而是不僅只看到獨眼還全心全意愛著塞巴斯蒂安。塞巴斯蒂安并非是貪戀被矚目所以恃寵而驕
他們的關系,與其說是愛情,毋寧說,這是一場病態的糾纏更貼切。
糾纏里有愛么,當然有的。人類的愛是多捉摸不透的一種東西,蒂安依賴和自卑,查理的崇拜與迷戀,你我很難說,這不是愛。
對,蒂安是自卑的,至少是父親入獄之后,十五年來,他已經太習慣了查理的仰望和崇拜,他們的關系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他們也都太習慣和享受這種不平等了。十五年,長到足以形成一個人的世界觀了,而當他可能失去這種已經向融到血液里的自豪時,此時他心里受到的的彷徨和恐懼
故事是從Charlie一次演講上開始的,他展示了他的一幅畫——畫中的人物正是Sebastian
15年的光陰在一個人的心中能埋下多大的情愫,Charlie說他自己是個守望者,靜靜地守了Sebastian15年。而我卻更認為偏好Charlie是個等待者。
Sebastian在Charlie生日那天判決Charlie一輩子永遠陪他在這座房間里;Sebastian需要他,在他落魄的時候。可Charlie有點猶豫,說需要想想,他害怕Sebastian帶給他那層模糊朦朧的界定。
Charlie遇見了Tim,兩個人漸漸走到了一起;Sebastian為此有些難過,狂歡派對,甚至當著Charlie和其他的男性調情;Charlie不能自己,上前吻了他,而他卻只是傻傻地笑了笑。
他始終是愛他的——Charlie妒忌Sebastian帶其他男人會房,他去質問,去咆哮。
他也是愛他——Sebastian上前吻Charlie,祈求他留下,我們在一起。
他們都是孩子,在愛中掙扎;他們都愛著彼此,需要彼此;可惜他們終究只是彼此,變不成我們
生命中總有那么一些人,觸不可及;我想導演在最后所想要說的那些人或許就是這些觸不可及的人了
“那些人們”喜悲參半難分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