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9 02:33
首映:1973-10-13(紐約電影節)
年代:1973
時長:94分鐘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評分:7.9
觀看數:72549
熱播指數:222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窮山惡水:愛于盲目,死于天真
影片開頭完全看不出劇情走向,不看簡介大概不會猜出會跟犯罪扯上關系。Holly父親被射殺之后,趴在還沒涼下來的尸體上,輕輕說話,沒有慌亂。Kit殺了老伙計,可也許真的只是去拿鏟子。配樂永遠那么輕松愉快,除了警察出現會有短暫的緊張情緒,全片基本都是輕松愉悅的氣氛,多次出現的配樂也是那么安靜和活潑,就像Holly。
馬丁辛的出現讓我想到查理辛,父子倆不同時代,長著同樣的一張臉。另外一個很像他們的演員大概就是David Tennant了。都不止是英俊,眼睛里都有著讓人看得出的敵意,卻又讓人想要接近。
片中也多次提到Kit和James Dean有多相似,真是一個英俊的殺手。被捕之前也不忘整理發型戴上帽子。
可惜James Dean英年早逝,這也是他能讓世人懷念的原因之一。73年的電影懷念死在55年的人,就連新片LIFE也講了JD的故事,只是演員的選取或許不夠相似,換成James Franco或許更好也說不定。我是覺得他比Dane DeHaan更像JD。
平靜地講了一個殺手和他的女伴的故事,看得我心率都低了
[窮山惡水]
十五歲的霍利(Holly)與二十五歲的基特(Kit)相戀,影片開頭鋪墊的是浪漫輕快的西部青春文藝片,Kit與Holly對愛情充滿了幻想,holly認為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和Kit放熱氣球,這也是本片為數不多的、對這兩位年輕人浪漫戀愛的描寫。
而直到Kit殺死了holly的父親,holly也還認為能和真心愛人度過一周,遠比孤寂中生活數年要快樂。兩人在逃亡過程中,于森林的樹干上筑起小屋,他們在自然的一年四季中閱讀書籍,赤腳于原野翩翩起舞,過上了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二人大有婦唱夫隨,舉案齊眉的和諧。然而
三條線索,一條是動物,被丟棄的鯰魚、被槍殺的狗(此前已多次出現)、奶牛與死掉的奶牛(其后會再次出現)、籠中的蜘蛛、庭院中的貓與鹿、荒野中的蜥蜴與雕、車前驚飛的鴿子,及最后的飛機。最后的飛機被當作文明的動物來處理。因它正出現在霍莉渴望回到文明之際,這也是這場逃亡的結束,即他們不可避免地回到了秩序。
一條是愛情,此處不多講,愛情僅是方便書寫。
一條是基特的“人”與秩序借由愛情展開的命運。即當一個人按照他的意愿行事,這個世界就會陷入混亂。這尤體現在他與追捕他的警察最后的交談中
“亡命鴛鴦”并非美國黑色電影的新鮮題材。經典時期的《槍瘋》直接啟發了新好萊塢的發軔之作《雌雄大盜》,而泰倫斯·馬利克在處女作《惡土》中,則借片尾字幕感謝了阿瑟·佩恩。
影片伊始,茜茜·斯派克飾演的霍莉喃喃自語,“從未想到小鎮故事會在蒙大拿的惡土中收尾。”誠然,影片標題的字面意義即為蒙大拿的地理環境,然而那片土地,又未嘗不是霍莉內心世界的投射。
她的命運,從與吉特的邂逅開始改變。這個酷似詹姆斯·迪恩的男孩令她深深迷戀,全然不顧他身上宛如定時炸彈般的危險特質
開頭讓我有種馬克吐溫小說湯姆索亞的感覺,聰明的,無所事事,對什么都不在乎的漂亮小孩,但從他掏出了槍,打死了霍莉的爸爸后便從童話世界轉到了現實世界。
現實的原型是十九歲的男孩和十四歲的女孩沿路殺死10多人,男孩被判死刑,女孩終身監禁,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在想判的是否太重了。
我覺得我很能理解男孩的感受,一種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的人,感覺一下子脫離了現實,但又逃不掉,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但是沒有任何的方式來彌補,于是開始自己的逃亡,這是人的本性
泰倫斯·馬立克也許不那么在乎人,但從來沒有一棵樹是他不愛的。
——Stephanie Zacharek
“我怎么也沒有想到小鎮街巷的事情最終會在蒙大拿州的窮山惡水上結束。”女主角霍利一開始的畫外音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調。
看到泰倫斯?馬立克的這部片子,你一定會馬上聯想起1967年的《邦尼和克萊德》,它們是如此相似,但又是如此不同——比如說,后者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性作品
窮山惡水:愛于盲目,死于天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