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06:03
首映:1969-03-14
年代:1969
時長:95 分鐘 / Ne
語言:捷克語
評分:8.3
觀看數:32384
來源網:三年影視
《焚尸人》驚艷的劇情片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的偶像破壞者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捷克導演喬拉?赫茲拍出了他的三部最著名的代表作,分別是《焚尸人》《煤油燈》和《魔吉亞納》,而他自述只有《焚尸人》最合其心意,因為這部影片被當局刪減的最少,只有一個場景違背了他本人的意圖。影片開拍時,赫茲發現自己正處在事業的黃金時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有絕對的創作自主權。在這部電影中,赫茲大展拳腳, “恐怖幽默”、“詩意表現主義”、奇詭莫測的蒙太奇手法,以及僵硬的木偶式的表演、繁密的人臉特寫、夢魘式的整體氛圍,這些前衛性、實驗性的新奇手法得到酣暢淋漓的運用,加上主題黑色壓抑,使得整部影片有一種妖異魅力。
卡爾:神使還是魔祟?
《焚尸人》的故事從動物園開始。眼前是里爾克寫到的在柵欄前狂躁踱步的豹子,花紋美麗,獠牙森森,卡爾帶著妻子拉克美、女兒吉娜、兒子邁利在動物園游玩。“親愛的,這是我們十七年前相遇的幸運場所,除了豹子,什么都沒有改變,我們那時所見,已經被自然仁慈的解脫”---卡爾對妻子說,像個詩人。“我總是談論仁慈的自然,溫和的命運,上帝的同情,我們評判其他人
題記:
孩子,除了死亡,人生沒有什么可以往確定的
――――卡夫卡·陸(KavkaLu)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B000EHSCJU.01._SS500_SCLZZZZZZZ_V56764814_.jpg
本片像一個現代社會的人性寓言,改編自捷克作家拉迪斯拉夫·富克斯(Ladislav Fuks)的同名小說。胖子卡爾是火葬場的負責人,他和妻子結婚了十幾年,兩個可愛的孩子也快長大成人了,表面上他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家長,私下里他卻是一個猥瑣的好色之徒,甚至連火化場的清潔女工也不放過,納粹進入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開始對于猶太人進行清晰,他發現自己的妻子有著猶太人的血統,為了保全自己他竟然設計謀害了結發的妻子和自己的孩子,茍活的愿望讓他徹底泯滅了人性。接著,納粹當局為了加快滅絕猶太人讓他改進焚尸爐,他為了自己的仕途決定再次清理門戶,他將自己的魔手伸向自己有四分之一猶太血統的親生女兒,在納粹的淫威下他的人性消失了,他終于如愿以償開始大展宏圖……
在各國的電影新浪潮運動里,捷克斯洛伐克的新浪潮更加具有普遍的美學意義
我想<焚尸人>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有沖擊力的電影了,影片開頭即引出里爾克詩中的"殘豹"形象,隨著豹身上斑斕的黑色圖紋,男主角卡爾,一個為焚尸場工作的"怪人"以一個面部特寫出現在鏡頭前,關于這個"怪"字,從卡爾的第一個詭譎的笑容映入觀眾眼簾,便讓一些膽小的人退避三舍.
本片攝影是奎氏兄弟,在卡爾的面部特寫里,重點描寫其用那把白色小梳子梳頭的動作,后來觀眾發現那是他經常給棺材里的死人用的工具,從這里就很容易理解開頭為何將其梳頭的動作納入觀眾的第一印象,顯然是為后面的恐懼場景做鋪墊.
《焚尸人》驚艷的劇情片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的偶像破壞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