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7 07:24
首映:2018-11-07(中國大陸)
年代:2018
時長:50分鐘
集數:5集
連載:更新至0集
評分:9.3
觀看數:24550
熱播指數:1033
來源網:三年影視
我看完的西南聯大
l 簡介
1938年,在中國西南邊城昆明,誕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并而成,這就是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僅僅存在了九年時間,但是其成就與光輝,已經逾越了時代和疆域的界限,成為奉獻給整個世界的豐厚遺產。畢業學生3882人,卻走出了8位兩彈一星元勛、2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173名兩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師。
系列紀錄片《西南聯大》由徐蓓導演,由云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一共5集,每集52分鐘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國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之變為時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陽之變為時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為時五十一年。舉凡五十年間,日本所掠吞蠶食于我國家者,至是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
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原設北平,私立南開大學原設天津。自沈陽之變,我國家之威權逐漸南移,惟以文化力量與日本爭持于平津,此三校實為其中堅。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遷移湖南,合組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搜到了一部非常好的紀錄片,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歷史上的學校。
看到在那個時代留洋學習,畢業于名校,想要為改革教育奮斗終身的先生,在時代的背景下匯聚一堂,組成了中國眾多名校的前身。那種感覺,看得我熱淚盈眶
尋《未央歌》記:
“人生之中有如過河的困難過程又哪在少數!路途艱難,路旁風景才美。當時也許不覺,事后回憶,艱難實比平淡,穩妥要有味得多。所以要記住:‘太實際了,美感經驗就跑了’一句話,便遇事能跳出自身處境來看,就不覺苦了。”
八音合奏/剛毅堅決/大學之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
馮友蘭(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國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之變為時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陽之變為時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為時五十一年。舉凡五十年間,日本所掠吞蠶食于我國家者,至是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
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原設北平,私立南開大學原設天津。自沈陽之變,我國家之威權逐漸南移,惟以文化力量與日本爭持于平津,此三校實為其中堅
忘不了忘不了!大學之士的風,先生之風,山高水廠。嘉蔭長留一集講到的南開中學培養宗旨——不希冀培養天才,但絕不踐踏天才,那時的教育理念,時至今日,依然不能比。我思索著為何梅貽琦及眾多其它教授最終去了臺灣,以及看到的評論對比那時的清華與現在的清華,何為學術自由?政治與學術掛鉤真的對嗎?或許再去看看梅先生生前的故事,我們能夠悟到一些別的東西。
聯大之后再無聯大,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也,而謂有大師也!
“此等學者,死去不需一秒鐘,再生產一位,卻要幾十年。”再次向這些老學者致敬
轉載自: 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713890827339.html
西南聯大,國難中誕生,苦難中堅守,是中國教育文化史上永遠的輝煌,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聯大師生置任何困難困苦于不顧,教師為國振興而教,學生為抗日建國而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剛毅堅卓”的聯大精神支撐著他們,在強敵深入,風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減。
人們永遠不會知道當下的決定在未來看來是對還是錯,但是我相信,哪怕陳寅恪、梁思成、穆旦們知道了日后的結局
我看完的西南聯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