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劇透。
很難想象一部電影會像格林德沃之罪這樣,設計這么多條線索,揭示一個我們根本不感興趣的謎題。
這個多線故事的高潮在理論上當然是發生在各路人馬在公墓會合,但是這個高潮給人的觀感極差。接下來我們分析每位人物的故事線索,來理解它為什么這么糟糕。
1.Credence:電影第一部里早早被反派相中的最終兵器少年, Grindelwald在沒意識到血盟能被解除的情況下,準備用他去殺如果自己沒被嗅嗅偷了東西,本該根本傷不到自己的Dumbledore。他的所有能力全靠Grindelwald在吹捧
如果要是看劇情給三星,但是因為格林德沃的塑造還有GGAD給五星了。
微博有人吐槽這片其他人都在各種糾結感情就格林德沃在認真搞事兒而且搞出了理想搞出了境界。
感覺羅琳這部電影所有筆力全放在塑造格林德沃上了。。
這才像個真的的大魔王邪教頭子嘛。
跟他比起來伏地魔那是啥玩意。
這一部給我的感覺就是政治家歷史偉人和十惡不赦的邪教頭子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格林德沃和伏地魔的不同就是格林德沃其實是具備政治家偉人資質,理雖然是邪教頭子但是他的理念并非毫無可取甚至特別有煽動性(感覺真的略像元首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艾莉森·薩多爾新作,格林德沃之罪,是傷害了校長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