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2》依舊是一部不折不扣華麗奢華的快餐大片,雖然同樣邀請了第一集的編劇羅伯特·湯尼主筆,但是這次的故事卻明顯少了一份剝繭抽絲的緊湊,一種令人窒息的層層遞進的緊張感,這多少在根源上打了折扣。伊森·亨特不再是陷入迷局,尋求身份的認知,揭開事實的,而是直截了當地PK對手,前集懸疑式的故事張力在這里喪失殆盡,退而求次地成為了簡單的正邪大戰,故事的先天硬傷為這部影片烙上了好萊塢平庸大片的烙印。《碟中諜2》動作上的火爆并不能掩蓋角色的貧乏,吳導過往作品中的暴力哲學,慘烈江湖,仁義精神,甚至是經典臺詞在本集中蕩然無存,讓人無限唏噓。

很久以前肯定看過,完全沒有印象了(可見此片沒什么深度)。昨天在電視上看了第二遍,覺得漏洞太多了。
尤其是那個人皮面具:一個面具在視覺上欺騙敵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女主角和戴著面具的壞蛋相擁,親吻;絕然毫不察覺,太過了。除非我們的女主角沒有觸覺和嗅覺。。。

攀巖那段雖是俗套,用于穿插字幕還好。
發布任務的方式有意思。
舞步和腳步的交叉不錯。
男女主角拼車那段現在看來已覺不刺激。
和對手的女人搞上套取情報不折不扣是俗套。
鴿子沒必要。人皮面具太輕易。再說變臉容易變聲難。
最后摩托追擊戰稍稍回光返照。
總體氣氛太不緊張。

我不介意說碟中諜是爛片,給三個星的評價,一是照顧這個系列,二是照顧大導演的名聲。
這是商業片,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可能導演也沒想明白一件事,坐在熒幕前的觀眾看不懂自己的表現手法,和傾注的心思,導演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高高在上拍一部電影,效果會是很慘淡的。一是不賣座,二是觀眾的評價不高,原因在于大家對于碟中諜的理解,有一個普世的價值在,在于諜戰和懸疑,不是文藝,不是慢節奏抒情;在于類型片本身,諜戰的電影好好做好自己工作本身,滿足觀眾的期待

看的阿湯哥的第一部電影是危情諜戰,當時覺得他的有些反應遲鈍的笑特別迷人。
看了兩部碟中諜才知道,那不是演技,是本色。
用反一的話來說,就是“假扮你最難的地方就是要不停地傻笑⊙﹏⊙b”
哎,最傷心的是女一可真丑,還穿得巨土,我每次看她耍性感我就想點關閉。。。

“碟中諜2”看第二遍,覺得漏洞太多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