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04:06
首映:2009-11-27(中國大陸) / 2009-08-14(美國)
年代:2009
時長:112分鐘
語言:英語,尼揚賈語,南非
評分:8.3
觀看數:6048
熱播指數:954
來源網:三年影院
第九區:近年來最好的科幻片
很多人念叨片里的偽紀錄,并與cloverfield和blair witch相提并論。
在我看來此片是偽偽紀錄。該片的紀錄段落一沒有言明出處,二很多視頻的被紀錄不具有合理性,三不是同一個拍攝者拍攝的。
而紀錄片出處和合理性不言自明,也大抵由一個或一群作者拍攝而成或者組織而成。偽紀錄片一般事先言明出處(順帶證明合理性),也通常由可被感知的拍攝者拍成。
這些條件造成了兩個特征,一是真實,通常由出處和合理性建立(片段本身質地也有作用)。二是有限,這是建立在有限能力的拍攝者身上的。
上個學期的時候,在STASH的合集里看到這個導演拍的短片《Alive in Joburg》,開始看的時候,一頭霧水,也是紀錄片的手法,也沒什么故事性,拍得挺邪性的,我以為是哪部片子的預告和片花。后來看幕后,發現從石頭到汽車都是特技做的。據說《第九區》的預算3000W,估計大部分都是用在后期上了。那些螞蚱的動作捕捉得很入神,嘴巴部分的運動細節都做精細了。然后重口味部分還有武器飛船槍戰部分的特效雖然做的中規中矩,不算太絢麗,不過看上去還真是很到位,該爆的頭都爆了。
布洛姆坎普和彼得杰克遜原來是想拍《光暈》的,可是拍到一半被腰斬,預算突然變少。但是從布洛姆坎普的短片集中大家發現了《第九區》故事的原型,陰差陽錯拍出這么一部預算相對小的原創電影。我想如果《光暈》順利拍完,得到的評價也許還沒有《第九區》高(游戲改編電影的命運向來不怎么好,況且是《光暈》這種骨灰級游戲 - - )。
但是這個電影里還是有好多光暈的影子啊,特別是武器上面,電槍微波槍外星人的手,不過那個人形戰斗裝甲設計得很主流,太中庸了,應該可以再屌一點。
我不懂電影,看電影也不記導演,心血來潮匆匆進了影院。
所以,我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去的……
原本只是想消遣時間來著,結果走出來時又累又難受……
也許我們都不自知我們是這樣殘忍的動物,這樣熱衷于排除異己。
導演愛極了外星生物被打得或者打得地球人血肉橫飛的場面,只要開打,甚至快結尾時,仍然毫不吝嗇這些暴力鏡頭。還有,男主角變異的特寫……看得我幾欲起身去洗手間嘔吐……
缺一顆星的理由是讓我受不了的暴力鏡頭和前半段略微拖沓的情節。當然,這些幾乎可以忽略,因為這真的是一部值得5顆星的好片。
人類變異,這是個很俗的題材;外星生物,也是拍到爛的話題;但,換一個并不新穎的新聞體敘事方式,加一點點若有似無的愛情,放大人性陰暗面的敘述,拍出一部風格清新卻無比沉重的電影。
看完片子之后一定會覺得人類才是最沒人性的,其實我們膽小、自以為是、丑陋、欺軟怕硬、懦弱、虛偽,所以我們拿槍指著別人(人或非人)的腦袋,威脅他們,對他們叫囂,驅趕、殺戮他們。這正是我們對于未知的恐懼。我們無比害怕被未知征服與統治
“毀滅人類,占領地球”。OK,你肯定已經厭倦了那些奇形怪狀的外星生命體造訪地球的理由了,地球就那么惹人愛,不占領就不行嗎?來地球的各式外星生命體難道都這么熱愛戰爭,并且不喜歡打招呼就霎那間出現山呼海嘯的折騰人類。當然,也有為和平而來的,也有低聲下氣請求收留的主兒。《第九區》無疑換了個讓人類揚眉吐氣的視角說事兒,誰說外星人一來地球就是強勢入侵,作為弱勢群體寄居在我們周圍的實在也不少。
最大牌寄居者
代表影片:《超人》《變形金剛》
居住地:紐約,世界各地
生活狀況:小康
與人類河蟹度:★★★
自律度:★★★
自己家里爆發戰爭最終鬧得星球爆炸毀滅的超人,被父母在最后關頭送到了地球。從此開始了自己在地球上的寄居生活。得益于氪星人與地球人幾近相同的外貌,化身為記者的克拉克一直低調的隱藏在普通人類中間,時不時就沖進電話亭玩兒換裝游戲,憑借一幾無人能出其左右的氪星神力多次幫助地球人解除災禍危機,化險為夷。如果說要從一眾外星寄居者里找出一個楷模榜樣,那非超人莫屬了。
另一派大牌寄居者不光體現在名氣上
第九區:近年來最好的科幻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