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15:04
首映:2016-07-22(中國大陸) / 2015-07-10(印度)
年代:2015
時長:129分鐘(中國大陸
語言:泰盧固語,泰米爾語,
評分:7.5
觀看數:85934
熱播指數:98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巴霍巴利王:開端】巴霍巴利王·開端,觀后感
我最喜歡的兩部電影就是三傻和巴霍巴利王
當初看了第一部之后就一直在等第二部,果然,第二部也不負眾望,一如既往的好看
這部電影大制作場面宏達、制作精良,畫面優美。女演員非常漂亮,第一部男主攀登瀑布懸崖去見心目中的女神那段舞蹈真的是絕了拍的太唯美了。男性的矯健陽剛之美,女性的柔美都在其中
雖然劇情在我們看來很夸張,但是對于關觀眾的我們來說看著舒服沒有違和感就OK的,而且這是印度一貫的風格,如果換成其他風格說不定我看著還好很違和,真的很好看這部電影
7 月 22 日,《巴霍巴利王:開端》在內地上映,該片制作費用堪稱是印度歷史上最貴的電影,整體耗資約 1.6 億人民幣。去年創下印度本土票房第一,全球票房總計已超過60億盧比(約合9000萬美元),印度境內票房收入過50億盧比(約合7480萬美元),在印度電影史中排名第三。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出“王子復仇記”:大難不死的男孩兒,長大后發現自己身懷神力;為了心愛的女孩兒離開家鄉;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發現自己是王族之子后,為了慘死的父輩,發起復仇行動并奪下王位。
國內許多媒體把《巴霍巴利王:開端》稱為耆那教圣者巴霍巴利的故事,巴霍巴利原意為強壯的手臂,故此前也被譯作“力臂”,其人是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初祖——勝者第阿底那它祖師之子。巴霍巴利自恃勇力,和他的兄長婆羅多爭奪王位,并在贏得三場比賽后得到了王位。但是王位到手之后,他突然覺得內心難以平靜,并放棄王權,進行苦修,最終成為耆那教的“成就者”(Siddha)。
但是通觀全片,我們很難找到耆那教教義的蹤影——不敬神,反對種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等。與反對婆羅門的耆那教不同
《巴霍巴利王:開端》作為一部印度人拍的最貴的電影(耗資17億5千萬盧比,約1億6975萬人民幣),是一部史詩級的作品。改編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序章《訶利世系》中黑天(Krishna)(又譯為“奎師那”)的故事。
《巴霍巴利王:開端》就是由“為了美人”和“回憶奪嫡之戰”組成,既有英雄美人、高超撩妹技巧,又有戰爭史詩大場面和十足血腥的冷兵器交鋒,讓人爽得不亦樂乎。
當氣壯山河的自然景觀,氣勢磅礴的歷史風物,被依次呈現出來的時候;當血雨腥風的戰爭場景,驚心動魄的追逃場面
是印度版的《王子復仇記》。故事源于印度古老傳說,所以劇情非常任性,非常講究特效,又非常不講究邏輯。印度人對主宰生殖與毀滅濕婆神的宗教崇拜,那么形而上;對筋骨豐隆肌肉滿壯的肉體崇拜又那么形而下。這部電影通過令人發指的慢動作和令人發笑的大特寫,載歌載舞地把這兩種崇拜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看了之后就深刻感受到印度式的電影特效,太尼瑪夸張了,當然看之前還是做足了心理準備的,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看樣子確實是高投入的電影,還是做得挺細致,場面也夠大。情節方面也是搬照傳說來演繹的,特別宣傳了忠義不過有點無法理解:1、皇嫂不立自己的兒子反而立自己的侄子為王,總覺得大皇子是因為幼時缺愛導致現在這么殘暴。2、皇嫂雖然英明,但是這種不公的對待導致國內產生了不可彌補的裂隙,為將來的故事走向埋下了伏筆,這不是一個英明的領導人的表現,不過確實是一個母親的表現,他把兩個皇子都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以為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協力治國(不過事實證明她想錯了)。
當我第一次知道秦始皇后和她可能的所作所為后,我看古代歷史和傳說的眼神都不一樣了。當你以正常人的視角代入當時的歷史情境、風俗、傳統、習慣、生理物理環境的時候,你會發現正常人都不會這么做或者這樣是不可能做到的,然后當你再按正常人的方式做一遍的時候,你會隱隱約約的發現那些被時間掩蓋的歷史的影子。在這里開一個腦洞吧,有可能是老皇帝死了
【巴霍巴利王:開端】巴霍巴利王·開端,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