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12:14
首映:2004-12-25(美國)
年代:2004
時長:170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1
觀看數:19315
熱播指數:66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飛行家:阿倫·阿爾達領銜,take off
大概這個世界是真的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今天才看《飛行家》的我在休斯身上看到太多喬布斯的影子,他對于飛機完美線條和速度的執著,他的拼寫強迫癥和潔癖,不就是喬布斯對于蘋果產品的執念嗎?
他們身上都有對一樣事物追求極致的熱愛所帶來的魅力。他們自己就是產品的超級大粉絲,窮其一身追求完美體驗。
這個世界,就是因為他們而變的更好。有時候他們任性,甚至自私,反對同伴一個又一個心血方案,花費一年兩年三年的時間,花費百萬美金,但他們不是在浪費,他們是為了追求“精彩絕倫”。
“要么一炮而紅,要么滾回老家去挖油。”
蘋果是喬布斯的初戀,是他改變世界的工具。
飛機何嘗不是休斯一生所愛呢。
上帝完成了人類,似乎就賦予了他一定的限制,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因為巨大的回報的同時,也使人透支自己的靈魂。
飛行家,這部人物傳記,將一個成功的人帶到我們面前,展示他的勇氣和激情,同時剖析他的脆弱。觀影以后,特地去查找了休斯的資料,這個天生擁有巨大財富的浪子,用精彩的一生向后人展示了一種獲得巨大成就的可能性,你可以是一個企業家,但是精于技術,同時也可以浪漫的追求在藝術上的成就,這個集合了電影導演,飛行速度記錄締造者,飛機發明家,航空公司大鱷多重身份為一體的人,最終也在追求速度的旅程中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電影里,自信的休斯在感情方面最終失去了心愛的人,他還被競爭對手打擊,被媒體不停地曝光,這使得他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生活的重心,封閉自己,隔絕自己,那個在母親面前不停重復著“quarantine”的孩子,最終走到了隔離自己路途上。
休斯年幼失去父母,一個人孤單的長大,他將一生都放在當時世界上最刺激的事情上——挑戰電影界的底線,以及挑戰人類速度的極限。他很會挑選合作伙伴,對他們也很好
影片中由Leonardo DiCaprio所演繹的Howard Hughes的傳奇人生,從影片一始就在向觀眾們宣布——他何止是“飛行家”,他是“夢想家”。為了夢想,他可以一擲千金;甚至傾家蕩產。在勝利的征程中帶著不被理解的偏執與壓抑,鏗鏘前行。
他的瘋狂、他的脆弱、他的睿智和執著,都讓人心醉又心碎地神魂顛倒。至于影片的結尾;我相信他已找到“Q-U-A-R-A-N-T-I-N-E, quarantine”使他平靜下來的方法“The way to the future.”——走出“隔離”,找到了“通往未來的路”。
一位充滿個人魅力的牛人往往擁有一個常人不可理解的夢想,然后想方設法去實現,百折不饒去踐行,他們創新、打破常規,他們追求完美,錙銖必較,他們與強權者大聲爭辯,他們遭遇巨大的困境和挫敗最終能走出來,所以他們卓越,所以他們成功,所以他們有一個誓死追隨的團隊!
萊昂納多的表現讓我記住了霍華德休斯,驚訝于他與赫本竟然有過這樣一段生命的交集,更是驚訝于讓我看到了這個在飛行夢想上傾注一切的賭徒。成功者身上有許多特質是共通的,休斯的敢想就敢做的性格讓一切困難向他讓出一條路,尤其是最后休斯與參議員的那場辯論,原本被動的他重新掌握了主動權。為什么?自信,氣場,妙語連珠,還有一個帶有夢想的人言語間、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來的耀眼光芒,局勢逆轉,他的個人魅力將局面扭轉,有時候逆境來臨,就是在考驗你到底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并且勇敢的追夢人!
飛行家:阿倫·阿爾達領銜,take off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