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jeu de Tenet ne consiste pas à disséquer ou analyser les rouages et les petits détails (ou failles) de son scénario, mais il réside plus dans la construction d'un film palindromique sur l'idée du carré Sator, dont l'histoire intéresse moins que la manière dont celle-ci a été racontée. Il faut avouer, chez Nolan qui a fait de la manipulation du temps son empreinte personnelle, que la forme l'emporte toujours sur le fond. Loin d'être indispensable que sa pr

騙子說,只有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看見皇帝的新衣,于是人們紛紛點頭稱贊,說陛下的新衣真是太漂亮了。
影評人們說,諾蘭的新片《信條》包含了多少復雜的科學概念,有著怎樣深刻的內涵,于是人們紛紛打高分,表示自己看懂了。
我沒有看懂,我也不想看懂。
我坐在電影院里,只在想一件事情:
為什么電影不可以退票?
無聊的故事情節,乏味的人物設定,似曾相識的配樂。像是看了幾本科普書的中學生寫了一篇拙劣的科幻故事作文,賣弄科學概念之余還要動不動升華一下主人公拯救世界的堅定信念

1, 為什么我給8分?(測評、觀感以及觀影建議)
先說一下文章結構:
1是觀感測評和觀影建議
2是關于片名來歷和宿命論主題
3是關于本片中如祖父悖論等背景知識
4是本片的逆熵等基礎設定解釋
5是時間線梳理
前三部分基本不涉及劇透,沒看過電影也可以看,看過電影的也會從這幾部分有所收獲,后兩部分涉及完全劇透!完全劇透!請注意!
影院復工以來第一部好萊塢大片、諾蘭指導的《信條》終于上映了,作為一部刷一遍肯定看不懂的影片,我給8分,這一部分先談一下觀感和給還沒有去看影迷一點觀影建議。

國慶過去了半個月,該捧殺該炒作的熱度都告一段落,我想我們也是時候冷靜理智地重新審視《信條》這部說實話真的很一般的作品。
我將我想提出的問題大致總結成了三條:
1.敘事內容毫無邏輯的隨意拼接是否就能構成所謂的懸疑和燒腦;
2.為了烘托和渲染主角與故事的聯系而使用過度龐雜的人物塑造以至于完全削弱性格、選擇以及弧光的表現這一做法是否值得;
3.捫心自問,我們究竟是去看電影,還是去看諾蘭。
先來說第一個。剛看完從電影院出來,我就毫不猶豫地在豆瓣上寫下:“我還是喜歡蝙蝠俠。”這樣的吐槽

2020推薦,信條:首刷體驗是崩潰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