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01:54
首映:
年代:1997
時長:47分鐘
集數:20集
連載:20全集大結局
評分:8.0
觀看數:21217
來源網:三年影院
《寇老西兒》淚流滿面的片尾曲
那時候還上學呢,我放學后就往我姐醫院跑,她夜班,偷偷開個高間,我在里面一住,為了啥呢?就為了看這部電視劇!我姐沒事了也過來溜一眼,看到有意思的地方,我兩就一起哈哈傻笑,想想真是歡樂的時光啊!可星爺說了:歡樂的時光總是特別快,轉眼就要說拜拜——時過境遷,現在已經沒有讓我想往醫院跑的電視劇了,我姐也難得跟我一起傻笑了,所謂回憶往事的傷感,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吧。
中國電視劇這些年的變化也很大,但我始終認為,好片子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的。四大名著不用說了,此外《圍城》、《過把癮》、《一地雞毛》、《我愛我家》……包括這部《寇老西兒》都是可以隨時拿出來一遍又一遍重看的。反觀現在的電視劇,有種越來越假大空的浮華之風,而且首先演員的表演就不到位,別的就更甭提了……但是奇怪那些爛片的評分居然還挺高的,這部反而很低,不懂!就拿演員來說吧,演藝界幾十年才出個葛優?出個陳道明?這部戲里居然還把他倆擰一塊來插諢打科,光憑這點就夠牛逼的了。此外,劇本也很過硬
活泛表演中的絕活兒
——陳道明在《寇老西兒》中表演賞析
文/蕎麥花開
陳道明最活泛的表演應該是在電視劇《寇老西兒》(1997)、《女巡按》(1998)里了。《寇老西兒》全劇整體風格輕松詼諧,這類古裝輕喜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及下世紀初頗有觀眾緣,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張國立有“康熙微服私訪”、“鐵齒銅牙紀曉嵐”,李保田有“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是為最火之劇(現而今沒有這么有意思的劇了)。但活泛的表演并不意味著不需要設計,或者說排斥設計,事實上,高明的演員是把精巧的用心設計不露痕跡地安排在人物的特色動作(老輩稱“絕活”)中,讓觀眾對這有點小特色/小毛病的人物(正面人物)更為難忘更為喜愛。譬如陳道明在《寇》劇中所演發色黑白相間走后現代新潮藝術風格的八王千歲,跟劇中所有人物一樣,詼諧逗趣,有些無傷大雅的小促狹(譬如愛捉弄鐵鞭王呼延贊,愛逗弄寇老西兒);但更有幾點是他特別突出、而對比得劇中其他人物不那么鮮明矚目的:
尖笑
八王的招牌特征是嘚瑟時仰頭長笑聲調尖高,就我窄目所及
楓葉紅
黃葉飛
自古青春能幾許
但使今宵海天共明月
相見相識又何必
一年又一年
一季又一季
問誰能解個中真情意?
紅顏最難得知己
紅塵一去千萬里
寄我柔情于風雨
東風吹盡西風起
紅顏最難得知己
紅塵一去千萬里
寄我柔情于風雨
東風吹盡西風起
首播的時候我六歲,六歲時可能留不下記憶,應該看的是重播。但也是小的不得了的年紀,因為留下印象到現在的有兩處,一是八王寇準扮閻王審潘仁美,鬼影憧憧,著實難忘;另一個是最后一集,李公公救駕時大喊“齊活!”因為是沒有字幕的電視劇,小時候的我聽不懂北京話,還疑惑了很久這老太監喊“起火”是個什么暗號。
二十多年后,是從第二十集起一集集倒著看的,本以為揀幾段名場面就夠了,沒想到是一部停不下來的劇
本劇播出時,報紙寫葛大爺本劇的表現如同夢游。提出了不少批評。不過我的關注點不在這里,而是一個有意思的片段。
劇中的宋太宗熱衷蹴鞠,也就是現代足球運動,可惜隊伍不景氣,連續輸給高麗國。于是在一次比賽中,皇帝問高麗王子:“賢侄啊,你們蹴鞠這么好,為什么啊?你們那里有高麗參,是不是吃人參的原因啊?”王子說:“我不告訴你。”然后色咪咪盯著貴妃看。
等到宋真宗繼位,對了,是張子健演的,就是后來的李元芳。演的皇帝像個神經、荒唐的紈绔。他表揚了隊伍中踢的最好的王強
對比弱智、胡鬧并且架空的歷史劇情,本片唯一的看點的就是卡斯,以及陳道明葛優表演時候自帶的那種喜劇氣質。
這么多優秀演員拍這么一個胡鬧的片子,真是奇葩。經典戲劇變成鬧劇了。
仔細想想原來各個電視臺還是挺喜歡拍楊家將題材的。碧血青天楊家將、楊家將、少年楊家將、楊門女將什么的。在歌頌楊家將的同時,大大抹黑了大契丹。
本劇則是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了。。。
《寇老西兒》淚流滿面的片尾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