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回想起T2,個人認為卡梅隆就是“大片”這個詞的最佳代言人,和他比起來斯皮爾伯格像個半路出家的天真教師,總是要在大眾口味里加些溫情和說教;藝術和商業上都極具實力的呂克貝松卻在技術鉆研上難忘其項背,更不要說法國人本來就缺少的雄渾剛健;趁著老卡不發威而嶄露頭角的邁克爾貝則像個廣告片導演,華麗煽情和場面總掩蓋不了自己脆弱的快餐內核;最能夠在思維、整體、細節、技術等方面與之一較天才的喬治盧卡斯(此人不用說了,他的星戰正是當年老卡指引者,關于電影技法上的水準在其少年時代的“美國風情畫”里就已一覽無遺,控制能力絕不輸給巔峰時的老卡)卻早已高高在上坐享宗師之名,對目前商業電影粗制濫造,炒完冷飯抄鍋巴的狀況完全無視。
大多數中國人對于“大片”的概念其實就來自兩部電影,碰巧的是這兩部也是卡梅隆最新的兩部片子“真實的謊言”和“泰坦尼克號”(98年的--!),不想多說了,如果說這兩部片子是商業片的標準和終極體現的話,那我覺得就完美性而言,老卡最偉大的作品還是T2。
個人覺得卡梅隆的特點可以概括如下:

四年級看這部電影是激動到不行,看完以后意猶未盡,好幾天腦子里都是這部電影,覺得施瓦辛格是那么的酷,液態金屬機器人是那么的驚悚,各種各樣的槍,印象最深的是施瓦辛格一手騎著哈雷,一手邊順勢轉散彈槍邊開槍,是真的帥,那時的自己也騎著自行車模仿過。長大后有看過幾遍,一如既往的喜歡,只不過再也找不回當年的那種感覺,那種被時間帶走的如此美好的感覺。

我認為可以用以下公式闡述
機器人的進化=人性的結合=學習高級心理學?
嘗試閱讀,推薦大家閱讀影評
@大宇” 《與其說是機器人把人類終結了不如說是人類自己把自己終結了》
@終結者T-800 《難以超越的科幻經典形象T-800》
@果子 《經典的T2,以及對高級AI的思考》

火爆的打斗場面之外,劇情十分嚴謹。研究終結者的科學家最后幡然悔悟,T800的自我犧牲,對人性的剖析深刻。穿越時空對未來的影響,T800超聲偽裝,液氮冰凍,機器人之前的戰斗甚至備用電源,使其成為了合格的科幻作品。
卡梅隆原本為電影準備了另外兩個結局,一個是在液氮凍結T1000后結束,另一個是莎拉回憶過往,現實中約翰已經組建了幸福的普通家庭。兩個結局都不錯,但似乎還差點什么。最終卡梅隆選擇了T800犧牲自己的結局。在黑暗道路上,人類要自己選擇如何前行,留給觀眾足夠的思考空間

終結者2:審判日:卡梅隆和末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