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8:12
首映:1995-05-18(西雅圖電影節) / 1995-05-24(美國)
年代:1995
時長:178分鐘
語言:英語,法語,拉丁語,
評分:8.9
觀看數:45196
熱播指數:319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勇敢的心:我決定開始旅行
每次看各種榜單,諸如“人生必看的xx部電影”“xx經典”,都可以看到這部《勇敢的心》。所以說在看它之前,它就已經在我心里占據了一個高地,再加上蘇菲瑪索的出演,更讓這部影片在我心里的預期高了不少。
所以這部片子最后又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引用那句老掉牙的話:期望越高,失望越深。
首先從敘事手法來說,《勇敢的心》采取了一般歷史片中規中矩的純線性結構,從主角威廉·華萊士的小時候說起,他的家族屬蘇格蘭人,父親在戰爭中喪生,讓他從小對殘暴的英格蘭國王心生怨恨。而在葬禮上給他送花的小女孩茉朗則毫無懸念地成為了他后來的愛人。
然后華萊士長大了,回到蘇格蘭秘密娶了茉朗。接著是第一個高潮。殘暴而又強權的英格蘭將領想要強占茉朗,結果被華萊士制止,華萊士一路打得英格蘭士兵人仰馬翻。吃不了兜著走的英格蘭將領使出一記,在心里朝著華萊士大吼,你不給我你自己也別想要了,然后把茉朗給殺死,以誘使華萊士回來。這一事件激發了華萊士心中的憤怒,下定決心從此與英國佬斗爭到底
這是一部很長的電影。
這是一部長到我看完都不記得名字的經典的電影。
這次是二刷。
故事發生在英格蘭長腿愛德華治下,十三、十四世紀,英格蘭正試圖征服蘇格蘭。
故事的主人公是威廉·華萊士,幼年的時候,親眼見證了所有同意停戰的蘇格蘭貴族統統被秘密吊死在小木屋,父親也戰死,對英格蘭結下了深刻的仇恨。被神秘叔父接走,周游歐洲,長大成人回到村莊,已經成為會說英語、拉丁語、法語的見識頗廣的帥小伙了。我覺得他能夠有對自由如此的渴望,對英軍鐵騎的無畏,已經能夠吸引英國太子妃
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我們理應勇往無前。
影片的末尾,當華萊士用盡全部的力氣,喊出那句“freedom”的時候,相信會刺激到許多人的淚腺,他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好的詮釋。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華萊士鬆手后布條飄落的鏡頭,以藍天為背景,配上風笛伴奏,整個畫面極具感染力。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所謂的英雄,只是渴望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勇敢,堅強,待人誠懇,用情至深,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但正是因為這些原本最基礎的東西變得奢侈難求,英雄才會誕生。
心是自由的,身體就不應受束縛。勇敢飛吧!
我對電影和書的挑剔程度是一樣的,或者說我對任何事物的挑剔程度都一樣,我總覺得做任何事或者遇見任何人或電影書籍都是要緣分到了,所以除了元子以外別人推薦的電影也好書也罷我一般是不會有興趣的。《勇敢的心》也是一樣,聽過無數次推薦也知道豆瓣評分不低,但始終不想去看。這次之所以穿上厚厚的長筒襪和毛絨絨的睡衣躲在被窩里慢慢看完這部史詩一般的影片,只是因為手機內存越來越小,而它又實在是在手機里存留的時間太久,于是挑了個舒服的姿勢趴在枕頭上開始了一切。
果然如史詩一般浩瀚,壯觀。但我只想寫幾點自己看完電影之后的想法,昨天凌晨兩點看完的,一夜的夢全是關于電影,腦子里翻來覆去全是電影里的鏡頭,于是凌晨5點實在忍不住爬起來開始敲下自己的想法,窗外是霧蒙蒙的灰——也許是下雨的緣故,整個屋子里顯得陰沉沉的,但這并不影響我的情緒,相反,我是那么喜歡下雨天,安靜的全世界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可以安靜地寫我的字,不受任何干擾。
哈啊哈,我快要被幾點想法憋死了,所以還是趕緊寫下吧。
第一年看到這個憨憨的華萊士時就莫名地喜歡了他,在自由面前,好多人都是那樣麻木無知的、甘于逆來順受,在生命的最后,深深地吸滿最后一口氣,在眾人都以為他請求開恩的時候,華萊士用一生的力量大喊了一聲:“freedom ”。這個聲音使我震撼了很久,我遲遲不能忘懷。自由!看看海報上造型多汗啊。
英雄是時代造就的,但不是所有歷史上的英雄都能造就了一個新的時代。很多人揭竿而起,為自己的信念而戰,然而很少有人能站著迎接勝利的到來。一批有一批的人倒下,緊之后是一批有一批的人站起來,其實他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或許,他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他們心中的信念的實現。在后繼者的眼里,那些為了信念而死去的人都就應算作英雄,只是很少有人明白他們的名字。
借鑒,不妥私信刪。
勇敢的心:我決定開始旅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