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出色的編劇,亞歷克斯·加蘭曾為英國著名導演丹尼爾·博伊爾寫過不少膾炙人口的劇本,從“萬人迷”迪卡普里奧的《海灘》到經典喪尸片《驚變28天》和科幻片《太陽浩劫》。而當他初次執起導筒,自然也不放過自己最擅長的科幻驚悚題材。
2015年的《機械姬》可謂一鳴驚人,作為加蘭第一部執導的作品,拿到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無疑是對他編劇才華的充分肯定。人工智能這個題材對于科幻影迷來說絲毫不陌生,此前已有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科幻融合愛情類型的《云端情人》等等

此片是不可多得的佳片,有人認為虎頭蛇尾,認為結尾如果能有雙重或多重保護機制,就更完美了。其實以整部片子的嚴禁邏輯,導演的智商還不至于想不到這點。因為這樣整部片子的風格意境就變味了。而且小成本電影,只能抹掉許多“所謂的”精彩打斗和反轉,但這樣反倒讓本片更簡潔,韻味更濃,目的更明確。
好多人都調侃應該叫機械婊,認為人工智能違反人類道德。其實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智商也等同于外表,你把富豪想成納粹,把普通電腦和Kyoko想成獄中低智商和普通的猶太人,而女主則為美麗的猶太異性。以女主的視角看看富豪都對她的同類和自身做了什么,而男主的所作所為也就沒那么高尚了。我一個無罪之人以自己的美貌欺騙一位納粹小兵,從無比黑暗的監獄里面逃出,為了自己和同胞把殘忍的納粹頭目殺掉,并且冒著自己被納粹們追捕和毀掉的風險而放過了納粹小兵,請問我道德哪里低下了?!
如果人工智能的智商就像我們人類看待樹上的猴子一樣,你覺著他有必要要毀滅人類嗎,你們這是對自己的高估,他根本就不在乎你

人工智能是個被很多人討論想象研究的科幻主題,在現代來看,AI已經不算科幻范疇了,應該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這代都能接觸到真正的人工智能了吧。我倒是對AI的一些些哲學或者社會學意義更有興趣,如電影中機械姬收集資料的方式來自搜索引擎,ava通過搜索引擎來認識世界和人類,分析海量信息,人當然也是這樣認識世界的,我們吸收信息并編制成自己的價值和世界體系,那AI是倒過來的嗎?總覺得人工的智能是在擁有海量的信息,然后用人工的方式組織起來,智能就在于如何組織,這個如何會涉及到我們所謂的人之初性到底是惡還是善嗎?這個初到底初在哪呢,如ava,她的目的是逃離,這個初是她自己組織發掘的,還是創造者賦予的。信息,情感,道德,價值,直覺,潛意識,這些到底有多少是可以人工的呢?如果這些可以被創造,那人本身的生物特性又在哪里呢?我腦袋容量真的有限,再想下去可能會瘋,飄走吧~~~~
人工智能系列影評 第一篇
開篇特別想說,京子不是“低智商”AI!
筆者根據凱勒布偷看內森電腦的鏡頭發現,京子同艾娃的原始數據和修改指令等數據完全相同一樣,它們都是內森創造的第六代AI。我們可以將京子理解為內森對AI的一次應用級測試。
關于京子和電影中更多有趣的細節,我們在后文探討,接下來我們進入《機械姬》這部電影。
人
一個超級天才在創造了超級的財富和成就后,他會怎么樣?
內森準確的預見了時代的發展,他依靠自己創造的搜索帝國竊取了海量的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創造了全新的人工智能

機械姬:自作聰明的編導+自認為很有格調的導演+無聊的演員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