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17:25
首映:2011-02-22
年代:2011
時長:45分鐘
集數:45集
連載:45全集大結局
評分:8.1
觀看數:75083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中國遠征軍》感動的戰爭片 沒有脫離老框架
歷史上戴安瀾犧牲后由于沒有棺木,是被將士抬著尸體回國并安葬在廣西的。該劇的編劇說該片是還原歷史事實,但片中戴將軍卻是還在緬甸境內就被火化了,這嚴重違背了歷史事實!
5
有人說:抗日不是毛澤東、蔣介石個人的抗日,遠征軍也不是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自己的遠征,那數十萬微不足道的抗戰個體的記憶,不會也不該永遠那么微不足道。——曾經刻意的遺忘,使遠征軍滇緬抗戰的那段歷史、那片戰場、那支軍隊,連同所承載的慘烈、悲壯、榮耀,一并被塵封六十余載,成為滄桑歲月里的一塊無字碑。
《中國遠征軍》全景式掃描了廝殺戰場的千軍萬馬,場面浩大,氣勢開闊,在此基礎上,擷取若干出身不同、個性不同、追求不同的配角,集中展示了國民黨軍隊下層軍官和士兵的縮影,復原了那些尸骨無存的無名老兵的精神風貌。大秦、李克己、姚二林、木匠……他們以飽滿生動的迥異形象進入觀眾的視線,久久難忘。一口東北腔的副連長秦大嶺,幾分粗魯仗義,幾分善良詼諧,他追隨團長韓紹功南征北戰,生死與共,是個讓人一看就想樂的基層軍官;營長李克己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劇中他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陜西土話“慫樣子”,于邦戰役中他所在的營被日軍包圍,背靠一棵大榕樹堅守34天,終于等來援軍
暫且不說導演水平高低,現在拍的這些電視劇根本不能去細看,常識性的錯誤無處不在啊。
第22集正片播放宣布任命張問德為騰沖縣長時掛著國民黨旗,那按照常規必然唱當時的國歌,但是居然唱的是《義勇軍進行曲》,疑問是如果是唱國歌,那也不應該是這個啊(當時的國歌暫且沒有去考究)。
真正將《義勇軍進行曲》定位國歌是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之后。
話說回來,如果當時是為激勵民眾而唱的話也無可厚非。
如果是作為國歌的話,這顯然就有點沖突了。
首先,八卦一下,劇中的謝孝彰飾演者的形象與歷史上真實的孫立人將軍倒是有幾分相像,豆油們可以搜下。
中國的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有些個通病,恐怕是100年也改不了。
如:戰斗場面太假,爆破效果太粗糙,火光太大,炸點效果太差,很少見戰斗人員主動換子彈,喜歡端著機槍站著狂掃,被子彈擊中后動作要么太做作,要么很狗血的慢鏡頭。值得一提的是《集結號》中聘請了韓國的效果師,表現的很不錯,《太行山上》也差強人意。
剛剛看了第一集,覺得男人們比較奶油,說話都像初出茅廬的學生在讀呢,不像軍人說話,更不像軍人在戰場上說話。男人戲拍成這樣,真讓人敗胃口啊。
《中國遠征軍》感動的戰爭片 沒有脫離老框架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