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紀錄片《制造殺人犯》第一季在Netflix上線,剛和觀眾見面就引發了強烈而長效的討論——
13萬群眾在白宮官網上為男主角艾弗里請愿,請求總統特赦;
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NBC電視網等紛紛跟蹤報道;
艾弗里的辯護律師迪恩·斯特朗和杰瑞·布丁成了美國的國民偶像。
豆瓣上,看過該片的中國觀眾也打出了9.2的高分,好評更是不勝枚舉。
究竟《制造殺人犯》第一季講了個什么故事?先來回顧一下。
“被冤入獄18年”
故事主人公史蒂芬·艾弗里,1962年生于美國威斯康辛州

簡言之,現實比虛構更殘酷。
評論里很多人更贊第一季,因為圍繞一條主線有始有終,庭審實錄精彩過任何影視作品中的庭審。但這一季從多個角度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極其殘酷的事實:沒有了虛構作品里主角光環的加持,想糾正權力機構的集體錯誤,極難;錯得越嚴重越難翻案。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結局就是結局。
精彩處包括:一、Steven 的上訴律師用教科書級的科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嘗試還原真相,聘請了血液、彈道、DNA等多個領域權威專家參與調查。與之相比,之前的兩個辯護律師更多關注于辯護本身

其實從劇集的名字就不難看出主創們對于這個案子的傾向,這種傾向在第二季里體現為相較于第一季的力求客觀公平,變為了略顯主觀情感的麻木煽情,但這些并不能掩蓋不強勢精明的金牌女律師Kathleen Zellner的光環,相信如果《制造殺人犯》如果能夠進行到第三季,她仍然會是最重要的角色——當然在現實中,她也是Avery翻案的最大希望。
相比第一季的疑點重重的卷宗,這一季更多的真相似乎正愛逐漸浮出水面。當針鋒相對的政治角逐,復雜繁瑣官僚體制,以一概全的司法系統

“制造殺人犯 第二季”關于《制造謀殺犯》第二季的一些梳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