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注定是部評價兩極化的電影。
評價的分歧會出現在“信息的處理”上,關乎故事、節奏、剪輯、臺詞等,而非主題、表演。
以上是我看到第20分鐘時的感受,看到第30分鐘時我已經能確定。
《沒有過不去的年》對部分觀眾不太“友好”。
在觀看電影前半段時,你可能會因無法短時間內歸納大量瑣碎、無趣的信息,而產生無能的惱怒;觀看后半段時,你可能會因不能接受各個人物的應激行為、臺詞,而產生質疑、輕視該電影創作能力的情緒。
但這部電影對另外一群觀眾“十分友好”:它能走進心里,擊潰他們的理性

個人影評:1.在北京看病過三關:停車關,進門關,掛號關!車停不好直接拖走,外地人看病先多交三百,號不是你想掛就能掛的上的!最好的醫療也是最難的醫療!2.每個孝子都以陪在母親身邊為容,可真正被照顧的是孝子,而不是母親!3.男人真的好難,得能賺錢養家,能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照顧兄弟姐妹的家長禮短,照顧媳婦兒的心情感受,照顧孩子們的理想信念,有條件的還得把彩旗掛的光鮮亮麗,一樣不到位,就是不稱職!太難了!4.人吶,有目標是對的,有能力也好,但別拔份兒!否則做的再好,也是不周全

每個鏡頭每個人物……件件隨身,事事兩面,看著看著竟然能跟里面的每個人產生共情。
沒有倍速播放,老人、家庭、夫妻關系、兄妹感情、成長中的孩子……慢慢看著心里怪沉重的,聯想到自己,越想越操蛋,繼續想著想著也就笑了。
35+旅居外省多年,諷刺的親情、狗血的感情、糟糕生存都經歷了些,媽蛋,發現自己三觀還正心態還好,真棒!忍不住的鼓勵自己愛自己

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任憑別人怎么說,自己也只當一個故事;如果自己經歷過,稍微看看,就能感覺眼淚直流啊。
對一個中年男人來說,有老人要照顧,有孩子要上學,這需要時間,也需要金錢,所以要想辦法掙錢,要是不小心有了小三,還得費盡心思周旋;有兄弟姐妹的,還得平衡兄弟姐妹的關系。
對一個中年婦女來說,害怕丈夫出軌,整天想著孩子上學,還得想著照顧家庭;對一個離婚的中年女人來說,更是忙的不行。
對一個老太太來說,孩子比較多,怕給孩子添負擔,還要面對孩子們之間的矛盾

沒有過不去的年:失敗!反對廉價雞湯,真正的團圓電影應該像這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