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1 01:54
首映:2017-07-01(中國大陸) / 2017-06-18(上海電影節)
年代:2017
時長:130分鐘
語言:粵語,漢語普通話,日
評分:6.9
觀看數:27365
熱播指數:1283
來源網:三年網
《明月幾時有》2017,每一個平凡人都是抗日的英雄
總說我們的國家是前輩的鮮血換來的,以前聯想到的最多的是紅軍的鮮血。但是這次看到春夏和方媽死前對視的那一瞬間,明白其實前輩就是普普通通的你我。戰爭總是來的悄無聲息,犧牲有時候也并不壯烈。沒有人知道,甚至被演在電影里還要觀眾喊著刪除。電影的靈魂不是冷冰冰的故事線而是感情!希望你們能珍惜和平!戰爭和危險來臨時,并不是總有人替我們鳴鑼的!
看完全片后最大的感受便是克制。整部片作為抗戰片,將抗戰與小人物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對感情的展現十分克制,因而不會影響整片的主旨,然而也正是這些感情的克制讓電影呈現出其真實動人。
方蘭冒險將沈先生(茅盾)送走時,沈先生一腔對青年的期待對時局的無奈,最終只表現為在書上簽字,無一句多余的話。
方蘭與李錦榮的感情,在影片僅開頭一點簡單的介紹,然而當方母被捕,兩人重遇時,一個擁抱,也是一句話都無,在夜幕下十分動人,最終的一句我怕有人跟蹤,就不抱你了的微笑克制而動人。
方母被捕時
從故事來說,這是一個豬隊友王菀之導致團滅的故事,以至于看完還久久不能平靜,恨不能進去跟她開撕。葉德嫻全片最佳,所有的笑點淚點都圍繞著她的小表情,小狡黠,如果明年各大獎項的最佳女配名單沒有她,我第一個表示不服。
許鞍華對她的文人式,港式抗日已經拍出了一套體系,已經進入了她自己的作者散文創作。這部戲比黃金時代脈絡清晰了一些,卻還沒到商業故事片的標準,上映期口碑票房不盡如人意在情理之中,但相信會像黃金時代一樣,在頒獎禮顯現出自己的優勢。
她今天出現還是穿著一席黑裙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川久保玲的戰袍
不過這種沒胸沒腰沒屁股的無性別設計很有川久保玲的風格
她今天的片子顯然有些不足
人物有些立不住
還好視聽效果這次做的夠好
結尾夠好
錄音師杜篤之是出現在朱天文文章里的中國錄音第一人,所以音效做的足夠好
配樂是亮點
或者說的直白點
音樂太出彩了
久石讓這次的音樂太棒了
她今天還是沉默寡言
別人問一句她答一句
每句不超過十個字
不聲嘶力竭地要你聽她說
也不沽名釣譽地裝淡泊
因為你能聽到她聲音下的羞澀與怯懦
繼《黃金時代》后觀看的第二部許鞍華導演電影,看時間是獻禮香港回歸20周年的,一如既往的娓娓道來敘事風格,沒有嚴謹的邏輯,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跌宕的劇情,有的只是散漫而幽柔的故事架構,以老年彬仔的視角,像一個街頭說書人一樣將那段香港的浮沉歲月緩緩到來,讓人心頭頓時升起一種時代的滄桑感。
故事的內容也沒有普通抗戰影片慣用的轟轟烈烈拋頭顱灑熱血情節,無論是與敵人正面剛的劉黑仔,還是從事地下工作的方蘭和李錦榮,都不是那種一開始就充滿革命思潮的熱血青年
原載于文慧園路三號
2017年迄今最好的國片出現了
文 | 落木君,紐約大學電影系
許鞍華的新片《明月幾時有》,算起來,是她第四次講民國的電影了。這部片子雖未正式上映,但在上海電影節和北京的點映與影迷見面后,已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觀眾的反應褒貶不一,有人感動得落淚,有人則覺得有些淡而無味。看豆瓣上的評價,很多人覺得,故事講得有點散了,有點不知道說的啥。 落木君去看了北京的點映,個人覺得,片子質量讓人十分驚喜,可以算得上2017年華語電影年度最佳了。
很多豆瓣網友所說的“敘事散漫”,其實恰恰是這部片子的精華之處,是很高級的東方文人敘述方式。
形散而神不散,看似處處是閑筆,但仔細一品,無一處是閑筆。看似東拉西扯,絮絮而談兒女情長,百姓瑣事,看完全片,你會發現許鞍華的野心,她勾勒的,是整個香港抗戰時期的風俗長卷,她描繪的,是整個民族的韌性和曠達。 形散神不散 電影講的是40年代的香港,東江縱隊的游擊隊抗戰往事。以港九大營救中,營救郭濤和蔣雯麗扮演的茅盾夫婦為引子,以點帶面,引出了三支主線:
《明月幾時有》2017,每一個平凡人都是抗日的英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