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亞森:善良淳樸的維吾爾族男孩。出生于窮苦人家,母親不具備正常人的心智,常年臥病在床,照顧母親的任務就落在他的身上,這使他具有同齡人所不具備的沉穩、堅忍和寬容,還有著強烈的愛的能力,雖然母親什么也不能為他做,但他非常孝順她。他也沒有因為家庭的艱難而失去對未來的希望。該片的演員全部是非職業演員,片中的兩個小主人公不僅沿用了本名,就連影片中的父母們,也是由他們生活中的父母出演。不過,艾薩和凱麗這兩個孩子原本有各自的生活,如果不是因為這部影片,他們本來不會相識。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雙棱鏡”(Biprism)
駝鈴聲從塔克拉瑪干腹地傳出,胡楊木的獨木舟行駛在塔里木河上,千年的胡楊樹林沙沙作響……在牧羊人吟唱的歌謠里,南疆炙熱的陽光可以把憂傷曬干,這里有最甜蜜的果實,最歡愉的童年,也有最深沉的離愁別緒,第一次的離別,印刻為成長的陣痛,化為期盼的雨水,澆灌著這片貧瘠沙漠中的綠洲。
這是一部由紀錄片《阿帕》重新改編而成的劇情片,虛構與真實相交,接近于真實電影。這也是中國銀幕上罕見的維吾爾語電影,《第一次的離別》選擇在影院復工首日上映

題記:不是影評,只是看電影的時候想到的,做個記錄而已。
昨天說到一次別離,其實是受一部電影的影響,王麗娜拍的《第一次的別離》,說的是新疆家庭的故事,故事正好是前天晚上看的,看完之后,別離這個字眼就一直盤旋在腦子里。
人一輩子不就是別離嗎?沒出生之前就精子卵子從母體中分離,出生之后孩子與父母就是漸行漸遠,像龍應臺說的,父母頂多站在窗前看著孩子慢慢離開視線,哪怕舍不得也得學會放手,當孩子學會走路了,不要人扶,扶著孩子就會不高興,入園了,升學了,工作了,成家了,或者單身了

從影片中的演員來看,王麗娜并沒有尋找大牌演員合作,他們都是與當地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或是靈感觸發,或是偶然遇見。而兩個小演員,艾薩和凱麗比努爾就演繹了真實的自己。艾薩善良而純樸,凱麗比努爾古靈精怪,他們將童真的快樂和無憂無慮真實地展現在大屏幕上,激發起觀眾對童年的回憶。艾薩是本片的小男主人公,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有老態的爸爸,生病的媽媽,和他一樣在念書的哥哥。小小年紀的艾薩也經歷了一次次的離別。其實,艾薩代表的就是純真的兒童群體,有著面對離別的茫然和無奈。比如

“第一次的離別”我們總在和身邊的一切告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