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縫紉機樂隊》大鵬在寫自己的自傳 他從屌絲男士里的那個屌絲 變成了 致敬星爺經典的集安搖滾追夢人 他把自己曾經的理想投射到了電影里并且實現。他把野心穿在了人物的身上并致敬

這些年大家看了太多的綜藝了,綜藝吸人眼球的是什么呢?撕逼與感動。
這些年也產生了一批批的“明星”,圍繞他們的是什么呢?撕逼與感動。
那搖滾的內核是什么呢?信仰、理想、不從眾、不妥協。這本身就與感動不沾邊。搖滾誕生與二戰后的美國,夢想與現實的差距,高速發展的經濟與加速的貧富兩極分化,這就產生了一大批嬉皮士。所以那幾十年搖滾才大發展。而中國的八十年代后期到千璽年正好與之對標。信仰的崩塌、靈魂的流離失所、迷惘催生了中國搖滾的大時代。
對比一下本片

觀眾對于喜劇的要求往往高于其他類型片,《縫紉機樂隊》是我今年喜歡的國產喜劇。國內現在的喜劇電影總是偏浮夸,而大鵬的喜劇始終都在關注平凡的小人物,落腳于現實,總能透出幾分可愛與不易。
網絡劇《屌絲男士》是大鵬喜劇的雛形,段子加明星,最后沿用到銀幕處女作《煎餅俠》上。還是用客串明星串成段子集,將演員的個人形象與銀幕身份重疊,就像現在的“真人秀節目”,凸顯真實又不斷自黑,令觀眾有代入感,優缺點都很明顯。
《煎餅俠》講的是拍電影,《縫紉機樂隊》說的是組樂隊,都是一撮人干一件事

同為國慶檔喜劇片,其實我更喜歡這部片,然而當然實際票房情況還真是差異挺大。我覺得有一點評論說的挺對的,因為縫紉機樂隊它不夠純粹,它不是個單純的搞笑片,還融入了清歡、夢想和搖滾,不純粹使得它的戲劇性并沒有鐵拳那么明顯。我看的那場發現來觀影的還有中老年夫婦攜伴而來的,大概就是因為在那樣的年代,他們也曾有過同樣的搖滾夢想?一個有著搖滾夢想執著的人,組建起一支各懷心事的搖滾樂隊,反而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特質,我還蠻喜歡里面的音樂的,趙英俊一如既往的接地氣,哈哈,看到他那張臉,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的響起來,大王叫我去巡山^_^

縫紉機樂隊:熱門音樂片 我承認這是個很濫俗的喜劇,但我還是想加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