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其實算一部毛子的主旋律。
有人說片子節奏慢,但我一直覺得毛子拍不好大片的原因就是導演太任性了。
我是沖著戰爭標簽去的,結果開頭的魔幻風格機器人讓人莫名其妙,覺得這拍的不是戰爭片啊。已至于看到把中二的熊孩子甩給前夫要跟高富帥現任去度假女主,覺得她m的這是何等狗血的開局啊。一直到看到大巴車那段才是進入正題,戰爭的開始加快了電影的節奏。
但看完了再回頭想想,這片子從開始的那句我的父母不會長生不老開始

跟其他戰爭片相比,我覺得這部片子很新穎,
首先,故事本身的立場沒有很強烈的傾斜,所以看起來很自然,比起那些正邪不兩立,黑白分明的片子看著要舒服的多
其次,拍攝的手法上,戰爭場面拍的很真實,很專業,卻沒有過分的血腥,孩子的想象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交叉應用,巧妙地避開了一些本來可能會很血腥的場景和畫面,比如孩子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遭遇坦克炮擊的那個場景,本應是爸爸支離破碎,爺爺奶奶血肉模糊的殘酷場面被孩子想象中的機器人伙伴被擊毀的畫面代替,既避開了血腥,又不會顯得突兀和不自然,不得不說,真的是很聰明
雖然是好片子,但是細節上的處理的確不夠嚴謹,比如那個被RPG穿死的上尉,用私人手機毫無顧忌的跟女主角說出了部隊集結休整的地點;比如兵哥把軍用無線電交給女主角,而女主角被好心的格魯吉亞兵哥送出來之后,貌似那臺無線電就扔在車上給人家拉回去了;比如最后格魯吉亞把火炮,坦克湊在開闊地上擺成密集整齊的方陣然后等著俄羅斯的灰機過來轟炸。。。細節處理上的業余和戰爭場景描寫上的專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感覺怪怪的

被《五日戰爭》氣到,這才打算找個正經點的片子洗洗眼睛,看到有人推薦《八月八日》這才看了這部片子。可以說開頭我完全是懵的,甚至以為下錯電影了,看到后面才發現一切都是鋪墊。自閉癥的孩子,莫名其妙開始的戰爭,為了孩子而踏足各種不可能的母親,在殘酷慘烈的環境中帶著勇氣掙扎求生的人們,最后才是軍人登場。而軍人的形象就是沉默地駐守和保護。
女主搭車前往南澳時那個和她作伴的目光堅強,敢向流氓行為揮拳頭的年輕女性,還有那個房子被炸毀了但是救助了女主的戴頭巾的女性

蘇聯父親一直等天亮,天亮了,自己也被崩了,四分五裂了。小兒子們例如格魯吉亞如何找干爹呢?是找有錢的在破產了的投資銀行戴眼鏡的嘴上挺硬一到關鍵就聳的美國干爹呢,還是找手握ak47的英勇善戰的俄羅斯干爹呢?還是直接投靠偉大蘇聯母親的懷抱吧孩子!她才能救你出苦海。。。

一個穿半齊B小短裙(字幕組語)的單身腦殘母親,深入戰區救出沉迷科幻劇不可自拔的妄想娃。既不走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下關于生命價值或是人性糾纏的路線,也不在乎什么關于戰爭正義性的思考,完全就是俄羅斯國家視角下的英勇正義的格魯吉亞南奧賽梯戰爭。戰斗場面拍的相當精彩,碾壓狗屁《逆戰》開場之類的YY反恐戰爭,甚至勝過大多數好萊塢戰爭片。劇情十分腦殘蒼白,特別最后二十分鐘完全是生硬拼湊。科幻機器人的成分純屬多余,唯一的作用只是在海報上引人注意,跟劇情基本毫不相關。

“穿越火線”十年前的戰爭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