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12:17
首映:2003-08-29(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03-10-03(美國)
年代:2003
時長:102 分鐘
語言:英語,日語,德語,法
評分:7.8
觀看數:96385
熱播指數:349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迷失東京》let us be the story
(包括但不限于此片而論)
首先,就腦海中的刻有印象來看,自認統籌能力缺乏本就讓大部分女性望而卻步。導演往往帶有一定的權威性,而這條路的艱苦性與困難性,非意志堅定且愛之深切才有勇氣選擇,不排除陰差陽錯,選擇成為導演的女性本就少之又少。
其次,就人之常情與環境的不可抗力因素來看,女性導演成長的空間很小,比男性導演小的多,甚至這種空間的狹小是必然的。請設想一個意氣風發,滿懷熱血的男性導演在一間昏黃的房間里進行宣傳,聽眾大多是卓有聲望的中年男性,更多的或許是才華與歲月上的欣賞
那時候的東京街頭好繁華,燈紅酒綠的霓虹燈光映照著行走的路人和過客,凱悅酒店的電視機好古老,但酒吧和落地窗倒和現在沒什么差別,還有歌舞伴唱。
斯佳麗一個人獨自坐在床邊,半裸露著雙腿,讓我想起來了喜劇之王里面的張柏芝。斯佳麗的身材很好呀,那年她菜十五歲,她渾然天成有一種曼妙的氣質,穿件吊帶就很好看了,帶上粉色假發很俏皮,感覺馬思純模仿過她才是。
我在策劃逃跑計劃
能讓我參加嗎
這讓我想起了你好陌生人的游戲
兩個人躺在床上,女主蜷縮著身體,男主躺直的,畫面失衡卻很有趣
Bob:The more you know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want, the less you let things upset you.
Charlote:I just don't know what I'm soupposed to be. I tried being a writer, but I hate what I write. And I tried taking pictures, but they're so edioere. Every girl goes through a photography phase.
Bob: You'll figure that out. I'm not worried about you. Keep writing.
本來不想說什么,好多人都說了,但還是忍不住,因為這部片子
所表達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境界正是我所向往的。
一直想有個朋友,不需要說什么,在一間屋子里,或者任何一個地方,
相對而坐,或者任何一種姿勢,沒有語言,彼此相知。
片子講的是迷失,每個人都有顆迷失的靈魂。
我不求找到彼岸,只要這轉瞬的靜默。
類似失語般的寂寞,從晨光鉆進室內的那一刻起,蔓延了整部電影。也許不是寂寞,只是人生走到這一階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迷茫。
眺望整座東京城,高樓密布,人流穿梭。又是那樣的熱鬧喧囂背后,又是那樣的男男女女,失落,悲傷,飲酒作樂,在昏黃的燈光中尋覓,看不見的彼此。
看這一出電影,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卻未料到看完后的驚喜。
很濃的文藝味道,有人說,這是一出給寂寞的人看的電影。也許是吧。兩個同樣落寞的人在異鄉相遇,都有彼此無法解開的哀愁,卻奇妙地在對方身上找到溫暖。微妙的感覺,心靈相通,原來這個老頭子還挺有趣的。如果他是中年危機,那么她是怎樣的疑惑?關于婚姻,關于生活,25年和2年一樣找不到方向。
不明白導演為什么選擇東京。它應該可以是遠方的任何一座城市吧?最美不在身邊,在遠方。寂寥空虛,紛紛擾擾,Lost in Translation。東京。
如果你看過《迷失東京》,你絕對會對斯嘉麗的這個開場鏡頭過目不忘。一個成熟女人側躺著的背影,伴隨著粉色內褲下若隱若現的曲線,“Lost In Translation”的片名漸漸顯現。
事實上,19歲的斯嘉麗飾演夏洛特時很羞赧地拒絕了這一暴露的表演,最后導演索菲亞·科波拉親自上陣演示,才解除了斯嘉麗的疑慮。
我們看到這個鏡頭時會想什么呢?
迷 失 東 京 單薄的背景
欣賞19歲的斯嘉麗成熟有活力的身體,我們感知到一股曖昧和誘惑,它也許左右著后面的劇情發展
《迷失東京》let us be the story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