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JACK BLACK 才看的這部影片,在BLACK方面我給滿分,都是他的one man show 嘛,如果沒有BLACK就沒什么看頭了。小朋友們都缺少激情,那個長的像阿爾帕西諾的吉他手小朋友,到最后也沒給我什么驚喜,遺憾啊遺憾。相比之下,英國的同類題材影片《新烏龍女校》的小朋友們更瘋一些。

男主角的表演力真的超強,影片的中間和末尾用了兩個長鏡頭,足足大概5分鐘的時間,就光靠他一個人把他對搖滾的熱情都表現出來了.看完后還是很感動的,最后的時候,當他沒有拿到獎品,反而他的學生卻看的很開,對次已經不重要,就像成績,星級同樣不重要,只要在搖滾舞臺上傾注所有,最后他們得到了全場的安可.

這是我最近看的一部電影,似乎已經是很早以前的電影了。但依然覺得震撼。
劇中那個對搖滾癡迷的老師,帶著一幫學生。走上搖滾的路。看似覺得是很輕松的一部片,但是卻有很深的意味。
大人的世界。過河拆橋。這似乎是很可笑。但是,在這部戲中反映得敏銳。人們總是天真的以為孩子們什么也不懂,總是不把小孩子放在眼里。但是,往往孩子們都會給那些自以為是是大人以震撼。他們作不到的,但是孩子們卻做得到。而那些惠眼識英雄的人,往往也具有孩子一般的心。
在學校。在家里。家長往往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孩子們的意愿。其實,孩子是擁有無限大的夢想。無限多的可能。看看孩子們的make a bid difference。家長們是那么的目瞪口呆。其實,管得太過嚴厲并不是壞事,但是,不要磨滅孩子們的天性。
我喜歡那個彈guita的男孩,覺得他很帥。不長揚,不像其他男孩一樣,很安靜,也知道自己的位置。也喜歡彈貝斯的那么女生,雖然她是拉大提琴,但是彈起貝斯還是很淑女,不過,卻不會顯得格格不入,反而是讓人在鏡頭只中尋找她的身影。
這部片給我的震撼很大

杜威用搖滾吃飯,用搖滾說話,用搖滾表達喜怒哀樂。
可是誰都不知道那叫做搖滾,但是他們明白那很吵人,讓人惡心。
不管你搖滾與否,先把房租落實。
搖不搖、滾不滾其實本無所謂。只要能進池子里POGO一曲,大汗淋漓的走出來,坐下喝半杯涼啤酒就OK。
苦苦掙扎。

【搖滾校園】2003年,夢的真實——評《school of rock》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