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11:56
首映:2013-11-08(中國大陸) / 2012-10-25(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16-03-26(日本)
年代:2012
時長:98分鐘
語言:日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5.2
觀看數:50182
來源網:三年影視
甜心巧克力:北海道宣傳片+中日純愛路線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或許故事講的很感人但期待此類愛情的人們醒醒吧,這個愛情故事其實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的中國或許只適用于孤兒主角,那么你是孤兒么?你能等十年,二十年或許更久至一輩子?那么你家中白發蒼蒼的父親母親呢?他們是能等十年?還是二十年?或者只能看著周圍親戚朋友逢年過節兒孫滿堂而自己家中確是冷冷清清!你是否有想象過那種心中的孤寂與羨慕,我曾經就親眼見過那樣的一幕。過年時有個60多的老人抱著一個嬰兒到處串門滿面紅光和別人聊天,不時的逗逗抱在手里的孫子。那種高興那種滿足或許也夾雜著炫耀的成分但是那種開心只能用情已顏表來形容。咱們不說這個老人,咱們說和這個老人聊天的人。若是這個人和老人年紀相當或者更大,也有一個兒子但是就是不見與人結婚成家立業那么作為父母的人心里是什么滋味?而作為子女的于心何忍。若是你,你于心何忍? 在我身邊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我老爸還給他說過媒呢。都三十好幾的人了可是就是死腦筋整天宅在家。只能說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看完這部電影,看了很多影評之后,我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電視劇的觀后感。里面寫著:看到結局,男女主角在一起了,大家為他們圓滿的結局感到開心,殊不知,他們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在一起,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幸福,又有誰會知道?我的感覺,也同樣。
不能否認,導演開啟這部電影的意義,應該是讓人懂得去發現愛,去珍惜愛,去懂得守護愛。但我想從最基本的開始:什么是愛?
有人說,能在一個人身邊守護10年,必然是愛了。錯!我不能說林場對林月一定不是愛,我只想說,他或許守護的,只是10年前的林月,那個可愛的留學生,那個和阿守在一起的林月,那個他沒有得到的林月,那個受了傷的林月。他所守護的,只是在他生命中缺失的一部分,一種感覺,或許跟林月無關,或許跟人無關,只是那時那刻的一種感覺,那種讓自己以為愛上了的感覺。或許是我沒有完全解讀電影的故事,或許是我太悲觀,總之,我感覺他們這一段,與愛情無關。
既然這樣,何謂守護愛,何謂等待,何謂發現和珍惜呢?沒有了最基本的假設,一切都不成立了。對于林月來說
本片原計劃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獻禮片公映的,而且是兩國一系列獻禮作品中制作規格最高、投入最大的一部。本片還有一個特點,即是一部純民間出資制作的商業片,政府的“獻禮片”頭銜則是經過申請認定的。
本片開機是2012年3月8日,當石原于4月中旬搞出購島鬧劇時,本片已經開機一個多月,都快殺青了。
石原野田之流的購島鬧劇,破壞了整個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氣氛。造成本片被迫推遲到今年第四季度公映,我想,參演者、編導、投資人都會感到無可奈何吧。
12300110009 王民超
這并非一部很有新意的電影,結局基本能在中場時踩到,水總陪著林月度過了十年,終于讓她忘記了可算是共度了一場生死戀的阿守,他用的時間是十年,地域跨度是中日。
整部片子最為出彩的地方在于畫面和音樂,尤其是色調的選擇,如果將整部電影的不少鏡頭定格,那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攝影系列,北海道的皚皚白雪,夕張小鎮的寧靜,再加上主人公的特別的著衣——白雪地上的一襲紅衣,的確讓人驚嘆。
同時,整部片子選擇了一個較為復雜的敘述方式,倒敘和插敘的兼顧,讓整個劇情有一種撲朔迷離之感。但是也由于這敘述方式的復雜,倒讓這原本簡單的情節有些受不了。前段簡單的劇情被復雜的敘述方式層層渲染,使得后半段,尤其需要鋪陳的林月的心理變動被大大簡化了。
當然這也帶來一個好處,大大突出了林月與阿守的戀愛過程,一個很容易發現的事實是,林月和阿守之間的故事并沒有太多的令人驚異的細節支撐,兩人從一次寫生之后相識,在新年之夜送巧克力,去孤兒院相知,再到在摩天輪表白,之后就是山中遇險
甜心巧克力:北海道宣傳片+中日純愛路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