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00:39
首映:2004-03-26(韓國)
年代:2004
時長:105分鐘
語言:韓語
評分:8.0
觀看數:47363
熱播指數:62
來源網:三年影視
【九歲人生】這是個溫情的故事
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九歲的孩子會思考,承受本不該在這個年齡就有的壓力。孩子的天性是單純的,就算顯現出九歲不該有的成熟。
1、對媽媽的愛。九歲的為民就已經會替媽媽著想,會顧及到媽媽的感受。在買鞋的商店里,媽媽的眼睛受到店家的冷落,甚至驅趕,就在媽媽被這種突如其來的奚落而恍惚之時,為民忽然緊緊牽住媽媽的手,讓媽媽倍感溫暖,這一鏡頭也深深感動了我。
為了給媽媽買一副墨鏡,他瞞著媽媽去做童工,被媽媽發現后,在媽媽的懲罰面前為民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愛,小小的年紀卻已將保護媽媽作為自己的責任,這份愛,這樣的母子情深讓人動容。
2、對同桌的仰慕之愛。九歲的世界里就充滿了同情和理解,對一個刁蠻但內心脆弱的富家小同學,為民體現出的是包容和保護。在短暫的學習生活中,互生情愫。為愛體現出的那份勇敢,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所無法匹及的。最后離別時的那個吻,震動了很多人的心靈。九歲的感情,遙居兩地,最后是否能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給我們很多的想象空間。
九歲,一個天真無知的年齡,而在主人公的世界里,確已能嘗遍人生的酸甜苦辣咸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太喜歡這部小說了 買書前我已經坐在書店看完了整本書看完電影 沒有通常因為看過書本對比的失望 雖然電影對書做了很多的改動 但是還是很成功的把原作的感覺和精髓拍出來了 而且幾個改動也很成功完成了從文字到畫面的轉換 比較令我遺憾的是電影把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拿掉了 一個是住在破屋子的老婆婆 一個是愛撒謊的小孩 可能是因為老婆婆是故事的一個側線 篇幅要求 割舍了 愛撒謊的小孩變成了 小女孩的一個個性一部分 情節是緊湊了 可失去了一個很可愛的人物形象 弱化了小男孩除了親情 愛情外 對人生別的感情比如友情 憐憫心 等等的刻畫了 看完整部電影 讓我想起這本書 最后的一短話 很遺憾書丟了 我只能憑印象說個大概了 愛情 事業 親情 一切的一切 都只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把任何一部分過度的擴大都是會造成傷害 這是個溫情的故事:喜歡小男孩對他母親的愛 因為想要給獨眼的母親買眼鏡 因為看到討厭的班長帶眼鏡就不忍心打他喜歡敏感 反復無常的那個小女孩 在愛情面前每個人都會變得敏感而善變 瘋狂的愛情讓人沒有優雅 但當它發生在一個小女孩
看是因為情節跟自己有幾許相似,自己的第一封情書被對方交給了校長!還是署名的!從此過了兩年難忘的日子,不過也感謝那些日子,讓自己有不一樣的過去!
對于生活我們需要太多的勇氣,有些事如果暫時無法面對,那么請原諒偶爾小小的謊言和逃避,待到云開月明我再敞開心扉,任你責罵。
韓國電影似乎一直脫離不了細膩柔美的藝術基因,就如同印度無法擺脫歌舞的窠臼一樣。即使是一部描寫小孩情感的故事——《九歲人生》,也要把它裝扮的輕柔唯美,甚至連行為舉止和臺詞設置都主觀的帶有成人的習慣。沒有體現最本質最純真的童性成了這部電影的阿喀琉斯之踵。
從雨蓮第一個回頭的鏡頭特寫,到她接觸利民的前一個小時的時間,每一個動作都有很多不該屬于那個年紀的“成熟”,同樣利民也是。雨蓮的成熟在于她過早的學會了看輕他人,過早的能夠把人和人通過外表和行為分開,說了這么多我只是竭力避免用“世俗”這個字眼來形容一個小女孩,誠然這一切在最后都得以解釋——在父親離去的傷痕洼地遲遲無法爬出來,因為愛加重了他對父親的怨,而正因為此使她過早的明白什么是痛,讓她無法更好的接納這個世界。存在于孩童的世界里,她是那么的孤傲和與眾不同,謊言成了她逃避過去與融入現在的最好方式
韓國版的《小情人》,作品精妙的地方在于,它沒有華麗的環境背景,也沒有緊張局促的氣氛渲染,它只是平滑如水的在敘述著小男主在他九歲時都在做著什么,于是,我們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帶回了各自的童年世界。各種各樣的童年趣事加上懵懂的純純之愛,小小的溫暖感動后被治愈,這也許就是它美好的地方。不得不提的是,飾演小女主的李世英在整部電影里異常出彩,當時那么小就顏值與演技大贊,真是令人驚嘆。
【九歲人生】這是個溫情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