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時代是壓抑時代,等級森嚴的獨裁統治社會.處于底層的壓抑就通過那個下等兵噴火生殖器來發泄,微弱的燭光,多用途的木板縫隙,都是整體壓抑的表現,性欲在這里只是一個托詞,第一段結尾生下的長尾巴的小孩是下等兵和那個胖婦人和死去的母豬共同的產物(底層起義的后果).代表者"豬"時代的來臨.
第二個時代是一個虛胖"豬"的時代,這里的吃飯都不是描寫的食欲,吃是一種運動,一種"大躍進"式表演,一種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虛華競賽,最后造成的是身體的(經濟)跨掉.
第三個時代是后遺癥時代,解體后的社會主義國家一下子變成一個尷尬的沒有姑娘關注的瘦子(經濟畸型),每天面對一變成一堆肥肉推出歷史舞臺靠回憶過日子的父親,在這樣的情況下,把父親和自己都做成供別人研究的標本是最好的辦法.讓歷史來解說這一切.

皮特他是這么說的“好久沒看這么勁的片子了!”。海報就足夠勁。注視一下那根會噴火的家伙吧
看了之后的確心滿意足。《人體雕像》還有個譯名是《追求不朽的人》。永恒這一主題昆德拉已經在不朽里面說的足夠了。我當然不帶半點先入為主。電影和小說會是兩種消費品。就像煙和酒一樣。
幽默感如此的重要,在豆瓣里看見有人這么說這部片子“個性就需要那種東西嗎?我覺得這是一種賣弄”。好吧,我只想說,他們是如此的缺少幽默感以至于大部分這世界最美妙的東西從他們眼睛里消失了,如空氣般被罪惡地無視。
《追求不朽的人》(顯然,我傾向于這個名字,它和電影的味道很配,用一種瘋狂的想像力戲噱的講述一個莊嚴的假設。雖然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是在看一場瘋狂的鬧劇)設置的角色,以及基調都很像《巨人傳》。當然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就像費利尼在《卡薩諾瓦》里面的那個肥胖的女人一樣。肥的像頭豬的女人正是美麗的,欲望的象形詞。而且他們是可笑的。這里可笑并不是貶義詞。可笑僅僅指向可樂的。一種瘋狂的美感,帶著骯臟與熱氣。
父親--兒子

不想再看第二遍.但愿這種垃圾電影少些.它的價值在于他比垃圾電影還垃圾.因為它有意圖因為導演不是白癡.真不知他在地獄里走了多遠

【人體雕像】一部需要思考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