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10:46
首映:2015-10-31(英國)
年代:2015
時長:10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8
觀看數:41825
熱播指數:32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化妝師:人生如戲,該落幕時得落幕
(文/鬼腳七)
安東尼·普霍金斯和伊恩·麥克萊恩,光是這兩個名字就足以讓《化妝師》有足夠的看點,更何況在這背后是莎翁戲劇的悠久傳統和英國舞臺表演的獨特驕傲。《化妝師》不是一部耀眼的、飛揚跋扈的大制作,但是卻讓人心有戚戚、感念萬千,可能這是一部難得的在紛繁復雜的特技光影之外,還能帶領我們重返表演真諦的懷舊之作。
回到影片,這個改編自羅納德·哈伍德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同名戲劇的故事,講訴了一個年近暮年的戲劇演員和他合作多年的化妝師之間的親密關系
對sir的印象還總停留在食人狂的角色,但在這部電影里終于改變,兩個老演員有極其動人而扎實的演技。
sir是一個獻身戲劇的人,從夫人的字里行間知道他違抗父命從農村出身進行戲劇生涯的奮斗,后來或許因為娶了有貴族身份的夫人而地位抬升,也因此獲得了更大的事業成功,而愈熱愛戲劇,便越會感受到其中的痛苦,首先是內心深處來自父親得對自我的不肯定,深層自卑,第二層則是現實中各種對他所喜愛的戲劇事業的阻礙——戰爭、劇團的衰落、電影事業的興起、從事戲劇的經濟困難等等,都在讓這位老演員感到恐懼
“我們都有各自的悲傷,越是渺小的,悲傷越大。”
“我留下絕非為我自己,我有著無可指摘的目的”
傾盡一切,到頭來,卻是唯二未在“我的一生”中出現的兩個最愛他的人。只能抱著莫大的悲哀和不忿,親手加上自己,還要可笑的快快吹干墨跡,只為讓人以為自己也是他最初所銘記的對象。殊不知,另一位已得到了他的遺言,他的遺贈。直到終了都還以為有一位和同病相憐的化妝師,其實只有他自己付出一切卻未被銘記的。
“我的朋友,我感覺這屋子也在轉。”
我的朋友,真的是我的朋友嗎?我真的被當做朋友了嗎?一個臨終前都未被記得和感謝的,卑微的不值一提的,因為一直在身邊反而忘卻的朋友,或許是因為知道絕不會離開自己身邊,所以放在了最后,或許是雖已知自己期限將近,但卻認為謝幕后,自己的落幕還不會那般快得措不及防,而未來得及講,或許吧。最終,其實只有老化妝師是唯一被遺忘,可笑而又孤獨的那個,因為其他人都已得到他們其實應得的,只有他沒有,被這“從來都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的自私的老友所遺忘。只剩下“我有一個朋友”
看完總覺得一幫老戲骨是否用力過猛,把演技飚過頭了?
舞臺劇及其背景的詭異,能讓人忍受一個多小時幾個人在一個劇院后臺的大段瘋顛瑣碎的對白,卻無法理解那些本應榮光加身流芳百世的人卻在莎翁戲劇中各自猥瑣孤獨?
癲瘋爵士隨意摸胸,羅嗦化妝師假卑微真小人,小鼓女擇機上位,劇場經理偷取死師戒指,一眾配角各有心機,老婆則看似唯一清醒理智,卻那么冷淡怯弱……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該落幕時得落幕,演到死若要值得尊敬,不能是一幫豬隊友
我想看看老版,客串的福克斯當年是什么樣的角兒……
爵士很清楚的知道諾曼不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獨,來來往往的人靠近自己,無非是為名為利為機會。愛自己的人除了好話也比如有壞話,劇場經理。厭惡厭煩自己的人會簡單的把話說明白。而諾曼則讓令人恐懼,一個能夠壓抑這么久自己內心情感的人,一個只會說好話,卻掌握每一出話劇每一句臺詞的人。
諾曼辛苦奉獻所等待的,也不過是一個機會,多年前他在爵士的幫助下得到過一個機會,抱住大腿日漸習慣已然離不開大腿,期待著也許下一次會有的機會,所以在缺人而上的報幕都他都萬分重視。只可惜這機會始終沒有來臨,所以在給弄臣酒的時候,他嫉妒得發狂,不再掩飾,將酒瓶子拿在人前。
諾曼是愛戲劇的,也許是沒有天分,他只能緊緊抓住有天分的爵士,喪失了獨立,爵士也因為離不開他忘記了他的存在,真實的諾曼的存在。
諾曼其實也可以看作是老了以后的依琳,所以他嫉妒,他要追問兩人交談的一切細節。他嫉妒,所以他對爵士夫人不那么好。他唯一能欣慰的,就是還有許多的人如他一樣無法出頭,可惜這一切在爵士的死亡下破滅了:對每一個幕后人員的感謝
化妝師:人生如戲,該落幕時得落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