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5 10:44
首映:2015-07-11(中國大陸) / 2014-11-16(中國臺灣金馬影展)
年代:2014
時長:9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5
觀看數:5798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少女哪吒”極品!論一個講不明白故事的導演修養
第一顆星:給切入點
在這個擁有五講四美的國家,選擇“誠實的活著”這個詞作為電影的主題,在我看來,本身就帶著濃郁的憂傷。今天,我們竟要將“誠實”拿來思考......。
李小璐和王曉冰相識的時候,就是因為相互交換了一個秘密,王曉冰說:“臺風要來了”;而李小璐卻說:“我今天放走了一匹馬”。從這里開始,故事就給了2個女孩不同的身份。王曉冰,一個生長在強烈的現實環境中的女孩;李小璐,一個突然出現的充滿夢幻色彩的女孩。雖然雙方沒有相互得到驗證,但仍然相信彼此,成為了好朋友。
李小璐和王曉冰相處的時候,李小璐率真、樂觀,對兩人的關系顯得很放松,而王曉冰雖然也很快樂,但也非常緊張,她害怕失去這個夢幻般的朋友,她不能接受李小璐把三毛的書借給男孩子看,她不能和任何人分享這段感情,不論16歲的她對她是純粹的友情,還是參雜了一點點人性最初的欲望之情。看似外表如女俠般瀟灑的李小璐,內心其實也不過就是女孩叛逆期的一些躁動;而外表傳統優秀的王曉冰,內心卻是如烈火一般,狂野、不羈、如被困住的野馬。所以,她對她的感情
看這部電影之前就非常喜歡綠妖的原作。電影對原作進行了較大的改編,主視角從李小路(相對意義上的旁觀者視角),切換到了王曉冰(主視角),添加了不少原創情節,所幸的是主旨和內核還是一致的,有關少女對世界的反抗。
我太喜歡這個主題,所以哪怕這部電影在好幾場戲的處理上不夠成熟(特別是王曉冰在全家人面前自殘那一場戲的調度),一些臺詞確實有些別扭,我還是很喜歡少女哪吒。
兩個女孩子之間的情誼,是一種懂得。
開始是因為覺得有趣,拖著課桌來上課的李小路,讓王曉冰看到了一個與周遭世界不一樣的人,于是開始交換秘密,分享興趣。她們喜歡同樣的作家,河堤成了共同的秘密。
王曉冰粗暴地阻止了母親的偷聽和介入,她覺得母親是不懂他們的,她沒有興趣與這種不懂做交流。她活得決絕而孤傲,只有李小路懂她,做她最好的朋友。
但他們終究是不一樣的,李小路的人生,是少女在對世界不斷反抗后,最終做出了屈從。她做了高級翻譯家,去同學會,在離開王曉冰的日子里偷偷懷念她。
但李小路依舊有所堅持,就像一定要喜歡的男生讀三毛一樣
看完《少女哪吒》,被安靜的力量喚醒。
一個男人眼里的少女青春,美卻節制,猶如把一代人的回憶營造成一座城池,片刻進入,十分親切。
小城里的叛逆少女,課堂上的初遇,田野上的奔走,河岸邊的陪伴,宛若一體的親密無間,望不到盡頭的青春…
清白寡淡之下,彼此映照,是深深的沉著。
干凈細膩,有東西打動我。
小路對于曉冰,像一只打開水龍頭的手,解放出她內心的猛獸。血淚之間,一種摧毀一切的欲望,一種沒有退路的決絕,洶涌而來。
她們不停的找不痛快,是源于心里的不痛快,那種憤怒正在她的胸口,燒到她的脖子,再燒到她的心,燒到她全身的時候,只能如同哪吒一樣離經叛道、義無反顧。
這樣一個象征,代表著她們內心的力與命運的第一場對抗。
執拗天真的少女,自某一刻起,不愿被成人的思想左右,被世間的規則囚禁。
她們以傷人傷己的方式,即使同歸于盡,亦要一次又一次的沖破束縛。
哪吒重生了,可少女卻不能,所以青春這道傷痕注定扎根。
因此,當青春被具象成為一個故事時,人們便會不由自主的挑剔與責難。
比如友誼開始的過于深沉
如果我在看劇之前來看影評,大概就不會看了,那就會錯過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因為首頁有那么多差評,罵的內容基本上和《梔子花開》有點像,而我打開《梔子花開》大概2分鐘就看不下去關了,所以看到這樣的評論,大概斷不會接著看下去了。所以很想在第一段里,讓還沒看這部電影先來看評論的豆友們不要放棄這部電影。
當然,肯定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稍微寫一些warning,可以避免一些明顯不會喜歡的人浪費時間:
片子是安靜而慢調的,平時看不了慢節奏片的,可以pass了。
片子是說少女青春期心情的,平時不愛看青春片的,可以pass了。
片子是走略陰郁路線的,平時喜歡看喜劇的,可以pass了。
片子沒有大團圓結局,不能接受的,可以pass了。
片子沒有大美女大帥哥,平時對卡司顏值要求甚高的,可以pass了。
片子是描述80年代小縣城背景的,平時喜歡看城市現代畫風的,可以pass了。
恩,那什么人適合看呢?
目前是少女的姑娘們該看看,你會知道早你們20年的縣城少女們是什么樣子,沒有電腦和空調的房間是什么樣子,通過寫信來溝通的友誼是什么樣子
當有人說青春很殘酷時,我很奇怪。我們都很憧憬或很回味青春,她一定是美好的。可看了王曉冰和李小路的故事,可能我們對殘酷有了新的認識。
青春時,徐杰喜歡上了小路,而非美麗的曉冰,但成年后徐杰表白時,小路的回答是“你還想生個文武雙全的嗎?”很實際很婉轉。每個人的心都碎了。沒有了試探,沒有了小心翼翼,沒有了不忍,有的只是禮貌和調侃,是冰冷,是毫無余地。咫尺天涯,此刻愛情死了,電光火石之間又在海枯石爛之后。
小城市的生活是大城市里的人們所無法想象的,陌生,緩慢,清新、沉悶,很有過程感而非急迫的需要結果。可你無論生活在哪兒,青春卻是那么的短暫,這樣或是那樣,總是有遺憾,焦躁,嘗試已經不是手段而成了目的,而最終你只能在疲憊中歸于平靜或陷入回憶或沉迷虛空。
我之外的一切于我是無意義的,父母的養育,社會的影響,最終是虛無的,我不可能成為他們希望的那樣的人,他們只是我成為我自己希望成為的那樣的人的羈絆,而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在愛和責任的名義下完成的。青春時我只學會了妥協、退讓和放棄。
從看海報的時候我就懷疑是女童故事,類似于李冰冰和全智賢演的《雪花秘扇》,看完后,又覺得好像不是,不過就是些少女的心思,難懂,難懂。
開場就是太平間,卻是一個少女美好的胴體,然后她復活了,其實那是她的生前。一朵雛花兒鮮嫩欲滴,卻沒有綻放的美好,折了。整個影片的講述都比較隱晦,即便沖突也是隱晦的。或許家庭教育是最突出的問題,家庭的變故,親情的決裂,對一顆幼小的難理解的心是有巨大創傷導致畸形的,有多少心理疾病就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少女哪吒”極品!論一個講不明白故事的導演修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