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影感呢,電影+閱后感吧,真的聽起來很像小學生暑假作業的讀后感,10+年前沒寫的讀后感現在還債吧。
為什么會看這部電影呢,是因為短視頻的標題真的很唬人“你有沒有對一個人很值入骨”,在這種好奇的窺探欲下耐著性子看完了這部電影,中規中矩的“將死之人救贖之旅,救贖自己救贖親人”,就像這部電影里面的臺詞:“他什么都沒有做,就只是因為他要死了,所以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應該背原諒么,他的報應就只是死亡而已么?”。我帶著些許的興趣繼續報讀了下去,結果導演不知道是背叛了自己
不知道從哪聽說柯達要停產的消息 因為平時拍照會用到很多 柯達顏色很美 個人更喜歡柯達而不是富士 顏色更厚一點
看這個電影也是因為他名字看的。一個老頭帶著自己拍過沒洗的膠卷 和兒子垮了大半個美國去找能沖洗膠片的店家 這本身就是很浪漫的事情 有種情懷在里面
老頭說數碼攝影的照片都是大數據的垃圾(雖然現在膠片洗出來也都是給電子版的嘻嘻
“你為什么不用數碼相機?這能省去很多麻煩”
“你摸過假胸嗎?”
而且有一些很睿智的語言在里面 像白日夢想家里面也有:抓住這個時刻
-《柯達克羅姆膠卷》
送給膠片迷的一封情書。溫馨又懷舊的公路小品,膠片末時代背景下的父子和解之旅。盡管套路很明顯,敘事很平淡,但細節之處仍然可見生活流電影的自然和質樸。每一次換鏡頭、裝膠卷、按快門、手動過片,都能讓膠片愛好者為之落淚。影片中膠卷代表著短暫的時間,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老父親本身,父親離開的時候,也正是最后一間柯達實驗室關閉的時間,以致于影片最后男主觀看幻燈片的時候,才最終達成和父親的和解,才發覺未曾珍惜的都彌足珍貴。
影片硬傷也很多

這不是影評,算個人觀后感
網飛的電影,故事是講一段父子和解的旅程。
男主和父親關系一直不好,十年多沒說話。可是他父親要去世了,去世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沖洗一些以后再也無法沖洗的膠卷(時代變了,老膠卷被淘汰了),于是希望和兒子一起去沖洗,一個距離2000英里的一個地方。其實這個老爹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臨死前,與兒子和解。
兒子在個人利益下同意了這趟旅行,在這個旅途中,他對于父親的了解,慢慢完成了父親的遺愿。
只聊聊他父親。他父親的確是個混球,他自己也承認,并且不到最后一刻

“柯達克羅姆膠卷”驚艷!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651.html